泮水渌犹浅,春芹叶始敷。
旌旗久停住,衿佩俨相趍。
庾亮亲临学,哀公不诟儒。
兹为表则地,风教自王都。
石介(一○○五~一○四五),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尝讲学徂徕山下,学者称徂徕先生。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释褐郓州观察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调南京留守推官,三年代父远官嘉州军事判官,旋以母丧归泰山。庆历二年(一○四二)召爲国子监直讲。四年,擢直集贤院,不久通判濮州,未赴。五年卒,年四十一。有《徂徕石先生文集》二十卷,其中卷一至卷四爲诗。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四《徂徕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石介诗四卷,以清光绪十年刊潍县张次陶藏影宋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五十五年燕山石氏刻本(简称石本),康熙四十九年徐肇显刻本(简称徐本),清干隆五十七年剑舟居士钞校本(浙江图书馆藏,简称剑本)等。
《留守待制视学》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石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泮水渌犹浅,春芹叶始敷。
旌旗久停住,衿佩俨相趍。
庾亮亲临学,哀公不诟儒。
兹为表则地,风教自王都。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留守待制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学者的敬仰之情。诗中以泮水和春芹作为象征,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寓意着学问的源头和发展。旌旗停住,衿佩整齐,表明学问的传承和秩序的保持。庾亮亲自到学堂视察,显示了对学问的重视和对学者的关怀。哀公不诟儒,表达了对教育者的尊重和赞美。整首诗词以表现留守待制的学术氛围和风教的兴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宋代留守待制的学术环境和风气。泮水和春芹代表了学问的源头和发展,泮水渌犹浅、春芹叶始敷,形容着学问的初生和未来的希望。旌旗停住,衿佩整齐,表明学问的传承和秩序的维持,显示出学者们的严肃和自律。庾亮亲临学堂,体现了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关心,也凸显了学者们的地位和影响力。哀公不诟儒,表达了对教育者的敬仰和赞美,传递了学术人士的崇高品质和价值观。整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繁荣兴盛的学术场景,展示了当时宋代学问的繁荣和风教的兴盛,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学者的敬意。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留守待制时的学术景象,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人物的塑造,展示了当时的风气和学术状况。同时,诗中蕴含着对学问的敬仰和对学者的赞美,传递了作者对学问和教育的重视。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表达了对学问繁荣和风教兴盛的美好祝愿,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茅舍芦藩枕小滩,萧林那复畏炎官。醉床酒解香初过,嬾架书横梦未残。馋爱流匙菰米滑,渴满便杓粟浆酸。儿孙幸有团栾乐,未觉浮生一笑难。
横绝潺湲度,深寻荦确行。百年同逆旅,一壑我平生。
无山而隐,不褐而禅。听松风以度曲,按舞鹤而忘年。铿尔舍琴而对吏,忽坌入而来前。察朱墨之如蚁,初不病其超然。
新涨鸭头绿,春满白苹洲。小停画鹢,莫便折柳话离愁。缥缈觚棱在望,不用东风借便,一瞬到皇州。别酒十分酌,何惜覆瑶舟。从此去,上华顶,入清流。人门如许,自合唾手复公侯。老我而今衰谢,梦绕故园松菊,底事更迟留。早晚挂冠去,江上狎浮鸥。
学馆坐无事,故书聊复看。披文既薈蕞,寻义亦泮涣。趋前后已逸,顾旧新辄窜。万言虽毕陈,一理竟未贯。往往未终卷,心目已溃乱。置书敛视听,境地甚澄晏。《易》、《书》、《诗》、《春秋》,辞简义亦焕。緌书言五千,隐约可徐玩。奈何百家言,磊磊叠几案。绵延比葛藟,根远益
消热层冰远,投凉嘉树稀。雨晴潇洒去,梦与泬寥归。禽静谷无语,云生山有衣。路行知水好,终不疗长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