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蟋蟀鸣不休,夜宿学省高梧秋。
昏灯钉壁照孤坐,悲风揽肠生百忧。
久从尘事非我意,直有烂醉为身谋。
谁能摆落世俗累,愿敝肥马同轻裘。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临宿呈一二交游》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墙根蟋蟀鸣不休,
夜宿学省高梧秋。
昏灯钉壁照孤坐,
悲风揽肠生百忧。
久从尘事非我意,
直有烂醉为身谋。
谁能摆落世俗累,
愿敝肥马同轻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作者在墙根下听到不停鸣叫的蟋蟀声。他在学校的宿舍里度过了一个秋天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思绪万千,悲伤的风吹起,使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诗人感叹自己长期以来被尘世琐事所困扰,但他仍然寻求烂醉以逃避现实。他希望能够解脱于世俗的压力之下,过上简朴自由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描绘了一种寂寞和迷茫的情绪。墙根蟋蟀鸣叫不休,夜晚的寂静和蟋蟀的声音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感。作者选择在学校的高梧树下夜宿,给人一种离尘不离城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和学问的向往。
诗中的昏灯、钉壁、孤坐,以及悲风揽肠生百忧,都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痛苦。他感到自己长期以来被世俗的琐事困扰,渴望摆脱束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他的解脱之道却是通过烂醉来寻求,这种逃避现实的态度显示出他内心的无奈和无助。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解脱的向往和希望。他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累赘,过上简朴自由的生活,不再受到世俗的困扰。愿敝肥马同轻裘,表达了作者对于朴素生活的向往,不追求物质的繁华,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作者内心孤独和痛苦的抒发,表达了对于解脱和自由的向往。它展现了宋代士人思想的一面,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追求内心自由的渴望。
名山阅万古,明月来几时。顾游属中秋,万里云雾披。心间境亦静,月满山不移。况兹九曲溪,正漾清涟漪。呼舟星村来,十客琴觞随。此客俱不心,洒落同襟期。居然命钓艇,造席不复疑。陶兀入醉乡,伴我老不羁。临流振衣袂,飒飒刚风吹。银盘转岩阿,两川光渺瀰。崚嶒大王峰,嵌窦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挟藏宇宙,剖判玄元,真乐世间无赛。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显玉般光彩。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最至极、翠霭轻分,琼花乱坠,空里结成雯盖。金身玉骨,月帔星冠,符合水晶天籁。清净门庭,圣贤风范,千古俨然常在。愿学人、达此
高阁连城十二栏,西风领客共跻攀。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
儿为王,母为囚,旦舂暮舂无时休。天高地辱日月流,母苦不得从儿游。汉家谋臣张留侯,老人立致商山头。君王轻信羽翼愁,十年身后知安刘,髡钳之人何以留。
兰玉初攀桂,朱银降自天。堂中有一老,物外百三年。紫诰行充栋,霜毛尽满颠。仁人元自寿,端不羡臞仙。
积雨生残稻,苍苔入旧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