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邑有何好,利民翻害身。
怕回湘水月,惊失象台春。
暮草已多碧,园花空复新。
更嫌莺自语,幽愤不胜陈。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林签判挽诗》是宋代叶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作邑有何好,利民翻害身。
怕回湘水月,惊失象台春。
暮草已多碧,园花空复新。
更嫌莺自语,幽愤不胜陈。
这首诗词通过对作邑(指官府)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作者认为官府只顾谋求私利,却给百姓带来了伤害。
诗词的诗意通过对回湘水月和象台春的提及,展示了作者对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然而,作者却忧虑自己可能会错过这些美景,因为他的心被社会纷扰所困扰。
诗词的赏析中,作者运用了简练的语言,凭借寥寥数语,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通过描绘暮草已多碧、园花空复新,作者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生机,与官府的腐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莺鸟自语的嫌恶之情,莺鸟自语也可以理解为社会上的虚伪言行。作者的幽愤之情无法言说尽,他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忧虑溢于言表。
总的来说,《林签判挽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忧虑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既有批判现实的一面,又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夜静山空月半弯,挽衣垂足涤潺湲。无人领此深深意,别向壶中更觅天。
多为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烦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仙境际云霓,名藩独会稽,蓬莱住山小,星宿落簷低。旌节临诸郡,楼台瞰北齐。地繁秦望岭,民阜若耶溪。化俗饶馀事,吟诗厌旧题。只愁严召速,荣渡浙江西。
我生八月十五夜,清浅斜河浸月华。雇兔捣残千岁药,牵牛引动半天槎。自抛蓬海传方处,曾过成都卖卜家。今日相逢圆昨梦,一杯松下醉流霞。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路转溪山果大奇,茂林门径古苔滋。坐余沿石閒听水,茶罢巡檐遍读碑。飞白洒然前辈字,养鱼浴却向来池。草蒲葺葺仙人发,随我归来与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