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不解作生涯,唯有中堂书五车。
竹简多于孔氏壁,牙签新似邺侯家。
田园岂是子孙计,青紫今为里巷夸。
富贵早知皆有命,君应未厌十年赊。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临江萧氏家宝堂》是苏辙的作品,描绘了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人不解作生涯,
唯有中堂书五车。
竹简多于孔氏壁,
牙签新似邺侯家。
田园岂是子孙计,
青紫今为里巷夸。
富贵早知皆有命,
君应未厌十年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他认为真正的高人并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通过描述一个虚构的中堂(指苏辙本人)的生活,以对比普通人的追求和价值观,表达了对于物质追求的冷漠和对于精神追求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将中堂与普通人的生活进行了对比描写。中堂是指苏辙本人,他以中堂作为高人的象征,强调了高人对于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他说中堂的书籍有五车,指的是中堂的书籍丰富而广泛,这里的书籍象征着知识、智慧和精神追求。
苏辙通过对比,指出竹简(指书籍的材料)比孔子的壁多,牙签(指书签)比邺侯(指古代贵族)家的牙签更新。这一对比表明苏辙认为高人的生活更加简朴,不追求奢华和虚荣,而是注重修身养性和追求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苏辙对于田园生活和世俗追求的看法。他认为田园生活并不是子孙计划的一部分,意味着田园生活并非真正的目标和追求,而是一种对内心宁静的向往。青紫是指世俗的地位和财富,他认为现在的人们追求的是这种青紫,而非真正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辙对于命运和财富的看法。他认为富贵与否早已命中注定,并不是个人努力所能决定的。他建议君子应该对于生活保持一种豁达和宽容的心态,不要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而是重视精神追求和人生的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苏辙对于高人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赞美,以及他对于世俗追求和物质财富的冷漠态度。他主张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注重修身养性,而不是被物质追求所束缚。这首诗词寄托了苏辙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
珍重临分白玉卮,醉中那暇说相思。天寒道远酒醒处,始是忆君肠断时。
融结成来不记秋,断崖苍壁锁烟愁。中分洪造夏王力,横截大山伊水流。八节滩声长在耳,一川风景尽归楼。行人莫动凭栏兴,无限英雄浪白头。
城南饮骑散,君赴蓬山庐。禁门肃清夜,飞阁何渠渠。深沉漏下始,萧飒雨气馀。俯仰河汉明,高情邈冲虚。独怀同舍郎,被命分左鱼。得州东南胜,绕郭生芙蕖。苦嗟已留滞,三岁纷尘裾。人生固不一,理亦相乘除。或彼有所近,或此亦以疏。冯唐匿郎署,白首常晏如。方朔虽金门,避世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天遣今年到五夫,还如雪后望西湖。磬庵老子今诗伯,红叶盈庭许屡书。
朝来驻马香街里,风度遥闻语笑声。无事闭门教日晚,山桃落尽不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