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己存心归大善,常行恻隐之端。
慈悲清静亦频观。
希夷玄奥旨,三教共全完。
别子休妻为上士,悉捐财色真餐。
长全五脏得康年。
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
《临江仙 道友问修行》是元代王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修行者的追求和境界,强调了洁身自好、慈悲清静、舍弃欲望和功成道果的重要性。
诗词中的"洁己存心归大善"表明修行者要以纯净的心灵追求大善,意味着要抛弃一切玷污和杂念,专心修行。
"常行恻隐之端"强调修行者要时刻保持对他人痛苦和苦难的同情心,关注他人的需求,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体现慈悲的精神。
"希夷玄奥旨,三教共全完"表明修行者追求的是超越尘世的境界,追求的是超脱世俗的智慧。这里提到了"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意味着修行者不拘泥于特定的宗教信仰,而是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共同完美。
"别子休妻为上士,悉捐财色真餐"强调修行者要舍弃个人的情感和欲望,将其置于修行之上。这里的"财色"代表着物质欲望和情感纠葛,修行者要将其舍弃,专心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
"长全五脏得康年"意味着通过修行,修行者能够使自己的身体和内心都得到健康和滋养。
"功成兼行满,真性入仙坛"表达了修行者希望通过修行实现功德圆满,使自己的真性得以超越尘世的限制,进入仙境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的追求和境界,强调了洁身自好、慈悲清静、舍弃欲望和功成道果的重要性。通过修行,修行者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并迈向超越尘世的境界。
巧留芳艳待春回,不爱霜飚苦折摧。应对群葩羞冷淡,数花并作一花开。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我辈情钟,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余飞观。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深夜楼前笑语哗,禁街钟鼓暂停挝。冶游谑浪非吾事,富足欢娱有几家。春酒可能融鬓雪,书灯独自照梅花。黄柑犹见升平物,四十年前客永嘉。
不与人争鹿,常留客脍鲸。遍参埋雪立,轻举御风行。鸣止三千岁,游观数十城。前篇方出喙,又报后篇成。
绝怜花带雪麟珑,彷佛惟存蜡帝红。一夜清寒风结冻,分明身在水晶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