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荔枝堂夕眺三首》

病骨秋臞怯暮清,凉风偷带北风轻。
迎寒窗隔重糊遍,只放书边数眼明。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荔枝堂夕眺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病骨秋臞怯暮清,
凉风偷带北风轻。
迎寒窗隔重糊遍,
只放书边数眼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景象。诗人身患重病,骨骼已经衰弱,感到寒冷的秋风使他更加畏缩。他坐在荔枝堂的窗前,透过窗户迎接寒冷的秋风,窗户上的糊纸已经被重重地贴满,只有书边的灯光还能勉强看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身患重病时的孤寂和寒冷。诗中的荔枝堂是诗人的居所,夜晚的凉风透过窗户吹进来,使诗人感到更加寒冷和孤独。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诗中的“病骨秋臞怯暮清”一句,通过描写诗人的身体状况和秋天的气候,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脆弱。而“凉风偷带北风轻”一句,则通过对凉风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寒冷感受。

诗的最后两句“迎寒窗隔重糊遍,只放书边数眼明”,通过描写窗户上的糊纸和书边的灯光,表达了诗人在孤寂中寻求一丝温暖和安慰的心情。尽管诗人身患重病,但他仍然通过阅读书籍来寻找一丝明亮和希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病痛和孤寂中的坚韧和对生活的执着。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 《过思明》

    几年来瘴外,此夜宿溪中。照枕残鸡月,吹灯落叶风。庐循犹伪国,杨仆已衰翁。起戴寒星去,前村烧影红。

  • 《次韵梁权郡喜雪》

    晓听炉亭泻竹声,老仙呵墨已诗成。春连宇宙开皇极,天与君王作太平。草木有生皆润泽,山河无处不清明。寒蓑莫袖垂纶手,万里长江一艇横。

  •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去马疾如飞,看君战胜归。新登郄诜第,更著老莱衣。汉水行人少,巴山客舍稀。向南风候暖,腊月见春辉。

  • 《赵逵明大社四月一日招游西湖十首》

    御池水满苑门开,泥带飞花路带苔。到得孤山翻作恶,海棠闹月不曾来。

  • 《浣溪沙 咏笔》

    毛颖从来意最深。江淹梦里莫生心。班超投处好追寻。放逸真闲摅雅致,诗词不写自高吟,这回捞出水中金。

  • 《点绛唇·饯春》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