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宫晨起传轻妆,山殿生风夏日长。
小部新声落天上,无人知是荔枝香。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诗词:《梨园小部》
朝代:宋代
作者:蔡襄
梨园小部,倾宫晨起传轻妆,
山殿生风夏日长。
小部新声落天上,
无人知是荔枝香。
中文译文:
梨园小部,清晨宫中传出轻盈的妆容,
山殿中吹来清风,夏日漫长。
小部的新声音传到天上,
无人知晓其中的芬芳似荔枝的香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梨园中的一幕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梨园指的是戏曲表演的场所,小部则指的是其中的一支小戏班子。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清晨,宫中女子起床后化妆的情景,妆容轻盈。接着描写了山殿中的清风吹拂,夏日的时间似乎变得很长。
后两句表达了小部的新声音传到天上,但无人知晓其中所蕴含的荔枝般的芬芳香气。这里引用荔枝的香气,可能是用来比喻小部新声的美妙和令人陶醉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梨园中的一瞥,展现了宫廷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对晨起、轻妆、风、夏日和香气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诗中的"无人知"也给人以隐秘、神秘的感觉,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这首诗词虽然短小,但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宫廷生活和戏曲表演的细腻感知,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想象空间,让人沉浸其中,感受其中的美感和情趣。
草草杯盘灿烛光,故人相对水云乡。涛江君去访秦望,丘壑我归为楚狂。活国未逢三折臂,忧时空转九回扬。绝怜明发成南北,梦寐全无夜太长。
抱病喜清夜,形羸心独开。不知药鼎沸,错认雨声来。岁晚灯烛丽,天长鸿雁哀。书生惜日月,欹枕意茫哉。
茅舍松棚隔小桥,碧帘斜挂竹篱腰。猪头煮去和皮擘,牛肉秤来带骨烧。村酒不图邀客醉,野花复喜向人娇。归舟不用撑明月,只倩西风借晚潮。
松竹林中一钜儒,逢人开口是玑珠。三年讼简狱生草,百里刑清鞭用蒲。直节正当裨黼扆,高情何事忆枌榆。送公归后慵回首,尺素西风恐雁孤。
化工余巧惜别春残,更发浓芳牡丹。檀点藏心殷胜缬,异香迎鼻酷如兰。琼楼窈窕仙家宅,云叶低垂醉里冠。自有殊功存药录,不当独取郑诗看。
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恶心床上铜片明,照见离人白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