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湍严子滩,僻坞任公寺。
荒凉茅屋居,蹇浅石田莳。
危踪璧偶完,暮景驾已税。
閒门幸常关,奥帙尚多味。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湍严子滩,
江水清澈而急流湍急,
河滩险峻而峭壁严峻。
僻坞任公寺。
这里是一个偏僻的地方,
坐落着一座名为“任公寺”的寺庙。
荒凉茅屋居,
这里的居所是简陋而荒凉的茅屋。
蹇浅石田莳。
农田土质贫瘠,岩石层出不穷,
勉强耕种的农人只能种植浅浅的庄稼。
危踪璧偶完,
这里的环境险峻而难以到达,
但是一旦到达,就会发现美景如玉璧般完美。
暮景驾已税。
夕阳西下,景色已经被岁月的消磨所打磨。
閒门幸常关,
寂静的门户常常紧闭,
没有外界的干扰和纷扰。
奥帙尚多味。
这里的内室充满了深意和内涵,
拥有丰富的味道和意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偏僻而荒凉的地方,居住着一个清贫的人。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对清静宁谧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远离。诗中的清湍严子滩、僻坞任公寺、荒凉茅屋居等景象,给人一种质朴淳朴的感受,寄托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诗句中的危踪璧偶完、暮景驾已税,揭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同时也点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遗憾的消逝。最后的閒门幸常关、奥帙尚多味,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内心世界的珍视与追求。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质朴而静谧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繁华世界的超脱。这种对自然与人性的交融,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内心平静和精神自由的理想。
乘闲聊复出城游,所喜相从尽胜流。已对江山销客恨,更添花卉解人愁。须知世事浑如梦,还念人生尽若浮。君若更辞花下醉,问君能有几春秋。
文盛起太息,姬壤半沦夷。仁积天所亲,道丧人已离。霸图迭雄长,明诅兴自兹。天纲久不竞,览卷空涕洏。日月照干戈,风雨撼璧珪。仲尼不梦周,世道无复为。元气日以薾荏苒朝露悲。嫠妇抱隐忧,忠矣非知机。
律管才推候,寒郊忽变阴。微和方应节,积惨已辞林。暗觉余澌断,潜惊丽景侵。禁城佳气换,北陆翠烟深。有截知遐布,无私荷照临。韶光如可及,莺谷免幽沈。
何处风光最可怜,妓堂阶下砌台前。轩车拥路光照地,丝管入门声沸天。绿蕙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让花钿。野人不敢求他事,唯借泉声伴醉眠。
一口吸尽西江水,马师家风擢然起。老庞俯伏嗣芳尘,古也今也谁如此。超然道与若人交,南游浩意未相饶。风清骨秀眼寒碧,玉井冰壶冻不消。羌床孤卧净名室,无住无依脱虚溢。渊然一默乃全提,不二门开肖当日。佛事圆来作归想,出门歧路平如掌。到家儿女独圞头,相对无言得真赏。
衰疾支离负圣时,犹能采菊傍东篱。捉衿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不妨举世无同志,会有方来可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