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向吴兴假守。
双溪四垂高柳,仪凤桥边兰舟过,映水雕甍华牖。
烛下小红妆,争看史君归后。
携手松亭难又。
题诗水轩依旧。
多少绿荷相倚恨,背立西风回首。
怅望采莲人,烟波万重吴岫。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离亭宴(忆吴兴寄金陵怀古声中)》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离别吴兴时的怀旧之情。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忆向吴兴假守。
双溪四垂高柳,
仪凤桥边兰舟过,
映水雕甍华牖。
烛下小红妆,
争看史君归后。
携手松亭难又。
题诗水轩依旧。
多少绿荷相倚恨,
背立西风回首。
怅望采莲人,
烟波万重吴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吴兴的景色和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光的怀旧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在吴兴的假期守候的场景。接着,诗人描绘了双溪两岸郁郁葱葱的高柳,以及仪凤桥边经过的兰舟,映衬着水中倒映的雕甍和华丽的窗户。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吴兴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寂寥的氛围。
下一段,诗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描述了烛光下小红妆的面容,人们争相期待史君的归来。携手在松亭旁边相聚变得困难,这暗示着诗人与亲友的离别,增添了诗词的离愁别绪。
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题诗的地方——水轩,它依旧存在,但此时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欢声笑语。这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一段,诗人回首西风吹拂下的吴岫,怅望采莲之人已经不再,烟波万重中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回忆和怀旧为主题,通过描绘吴兴的美景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采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景物和情感相结合,展示了作者对离别时光的怀旧之情。同时,通过对吴兴景色的描绘,诗人也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浓郁的情感和对逝去时光的思考。
天宇四齐,嘉坛聿崇。肃祗严祀,登降有容。仰瞻蠼灵,位居其中。既安既妥,沛哉岂融。
浦干潮未应,堤湿冻初销。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莫怪珂声碎,春来五马骄。
别来长忆西楼事结遍兰襟遗恨重寻弦断相如绿绮琴何时一枕逍遥夜细话初心若问如今也似当时著意深
终日看山不厌山。寻思百计不如闲。何时得到重阳日,醉把茱萸仔细看。欹醉帽,倚雕阑。偶然携酒却成欢。篱边黄菊关心事,触误愁人到酒边。
一纸书来遂隔年,江湖远地水连天。纷纷横路又逢此,凛凛岁寒嗟独然。学道终期世勋业,抄经堑了佛因缘。白头下士重来拜,依旧鸥汀鹭渚边。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