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

平生自是个中人,欲向渔舟便写真。
诗句对君难出手,云泉劝我早抽身。
年来白发惊秋速,长恐青山与世新。
従此北归休怅望,囊中收得武林春。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作品评述

《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回复李颀秀才寄来的两幅山水画,并附上了自己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苏轼自己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他自称是个中庸之人,意味着他不崇尚过于极端的追求,而是追求真实、自然的表达。他说自己要写真实的东西,就如同他要登上渔船一样。然而,他又感觉自己的诗句对李颀来说难以接受,因此有人劝他早点退出文坛。诗中还表达了苏轼对时光流逝的感叹,白发惊觉秋天已经来临,他担心自己与这个世界变得陌生。最后,他决定北归,放弃对现实的留恋,但他心中依然怀揣着宝贵的文化和艺术,这被比喻为囊中收得的武林春。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的个人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他表达了自己对真实表达的渴望,希望像登上渔船一样去写作,追求真实而不虚伪的艺术创作。然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作品可能难以为人接受,因为他的诗句对李颀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或欣赏。这一点也反映了苏轼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省和对他人评价的关注。

诗中的白发惊秋速,表达了苏轼对时光的感叹和人生的短暂。他感到时间飞逝,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而秋天的到来也使他感到岁月的匆匆。他担忧自己与这个世界渐行渐远,与年轻一代的人产生代沟。

最后,苏轼决定北归,离开现实世界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文化的滋养。他将自己的囊中收得的武林春比作宝贵的财富,这里指的是他文化和艺术的积累。这表明苏轼虽然离开了纷繁的尘世,但他内心依然怀揣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词反映了苏轼对真实、自然艺术表达的追求,以及他对时间流逝和个体命运的思考。苏轼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艺术的理解。

  • 《登白帝城二首》

    殊方秋尽怯登临,万里屯云结岁阴。崖壁{左山右孝}岈知禹绩,江山割据识雄心。沧波南下奔云急,单舸东游两鬓侵。漂转十方仍作客,沉吟怀古泪沾襟。

  • 《闻尚颜下世》

    岳僧传的信,闻在麓山亡。郡有为诗客,谁来一影堂。梦休寻灞浐,迹已绝潇湘。远忆同吟石,新秋桧柏凉。

  • 《送王季嘉赴湖南漕司主管官》

    它人作陵邑,榜笞朝暮急;王子乃不然,袖手万事集。它人西入都,竞裁丞相书;王子掉头去,长沙万里余。问子谋身无乃左,凛如霜松姿磊砢。屈原贾谊死有灵,计此两人心独可。

  • 《句》

    太平时节无人看,雪刃闲封满匣尘。(《剑》,见王正字《诗格》)

  • 《夜雨》

    吾诗满箧笥,最多夜雨篇。四时雨皆佳,莫若初寒天。纸帐白于毡,纸被软于绵。枕傍小铜匜,海沉起微烟。是时闻夜雨,如丝竹管弦。恨我未免俗,吟讽劝雕镌。南朝空阶语,妙建安前,意谓夺造化,百世莫比肩;安知梧桐句,乃复与并传。夜雨何时无,奇语付後贤。

  • 《元太守同游七泉寺》

    盘磴回廊古塔深,紫芝红药入云寻。晚吹箫管秋山里,引得獮猴出象林。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