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台上望,答子五言诗。
客路八千里,乡心十二时。
孟劳欣已税,区脱未相离。
忽报江南使,新来贡荔枝。
王清惠,约活动于宋度宗咸淳至元世祖至元(1265—1294)前后。宋度宗昭仪。恭帝德佑二年(1276),临安(今浙江杭州)沦陷,随三宫一同被俘往元都,后自请为女道士,号冲华。现存诗四首,词一首,皆融个人遭遇与国破家亡、去国怀乡于一炉,为亡国遗民长歌当哭之作,格调低回悲壮。
王清惠:南宋末年的宫庭女官(昭仪)、词人。
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元兵攻入临安,宋理宗谢后、宋度宗全后不顾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反对,带领年仅六岁的宋恭帝(赵显)出降。
三月,王清惠随恭帝及帝宫三千人作俘北上。王清惠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途径北宋时的都城汴梁夷山驿站,在驿站墙壁上题词《满江红·太液芙蓉》。这是清惠留下的唯一一首词。据说此词被数月后也被挟迫北行的谢太后看到,因而传遍中原。是时,文天祥正囚于金陵,见到此词,不仅和了一首,还又代作了一首,可见两人灵犀之同一。其他词人,如邓光荐、汪元量等皆有词相和。
王清惠至上都(今蒙古正蓝旗东),授瀛国公书,汪元量以黄冠道人身份南归时,王清惠曾作《送水云归吴》相赠。后,挽髻为道,道号冲华,客死北地。
《李陵台和水云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清惠。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李陵台上望,答子五言诗。
客路八千里,乡心十二时。
孟劳欣已税,区脱未相离。
忽报江南使,新来贡荔枝。
译文:
站在李陵台上眺望,回答子的五言诗。
客途千山万水,思乡之心十二个时辰。
孟劳已经纳税,区脱尚未分离。
突然传来江南使者的消息,带来了新鲜的贡品荔枝。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离乡在外的感受和思念之情。李陵台是一个高处的地方,视野开阔,作者站在那里向远方眺望,思念故乡。他用五言诗回答了一个问题,具体内容不详。诗中提到了长途旅行的辛苦和漫长,客路千山万水,已经走了八千里,但是思乡之情仍然强烈,每个时辰都感受得到。孟劳指的是古代的纳税人,意味着作者已经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但还未能与家乡真正相聚。然后突然传来了江南使者的消息,带来了江南地区特产的新鲜荔枝,这也许是一种慰藉和期盼,让作者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关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离乡在外的心情,展示了旅途的辛酸和思乡之痛。作者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有力,通过对客路的描绘,增强了离乡之苦的感受。孟劳欣已税,区脱未相离这句表达了作者已经完成自己的义务,但仍然渴望能与家乡团聚。最后,江南使者带来的贡品荔枝象征着家乡的关怀和温暖,给了作者一些慰藉和期盼。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思念,同时也展示了离乡在外的辛酸和期盼。通过对客路的描绘和孟劳的提及,诗中的情感更显真实和深沉。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给人以共鸣和感动。
寒食穷愁叹陋邦,可怜终日雨淙淙。不妨农亩连云稼,独惜园花脱锦杠。最苦繁声欺屋漏,愿看霁色放春江。明朝日出谁能料,已喜灯花照夜窗。
寂寞青楼,风触绣帘珠碎撼。月朦胧,花暗澹,锁春愁寻思往事依稀梦,泪脸露桃红色重。鬓欹蝉,钗坠凤,思悠悠。雨渍花零,红散香凋池两岸。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孤帆早晚离三楚,闲理钿筝愁几许。曲中情,弦上语,不堪听。秋雨连绵,声散败荷丛里,那堪深夜枕前听,酒初醒牵
高车驷马笑鸡栖,亦笑糟糟与汨泥。鲁酒得间聊复饮,晋舆投老偶然题。春冰自水收新悟,雨矢无乡悔旧迷。尚有平生山水癖,未妨游戏向京西。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仙霞何事名仙霞,巅末得之神仙家。此山南来绝高峻,上插云表参天涯。群仙游宴绝顶上,不饮烟火汤与茶。朝餐赤霞吸其英,暮餐黄霞咀其华。日傲烟霞为洞府,不踏尘寰寸泥沙。后躅跻攀不可得,危梯峻级频咨嗟。高人欲解行者疲,掇作好语清而嘉。故取仙霞起人慕,非以仙霞为世夸。
春山是处箨龙新,不似清凉绿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