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蒲泳藻两相忘,宛有江湖气味长。
凭槛翛然真得计,只应幽兴在濠梁。
杨时(一○五三~一一三五),字中立,学者称龟山先生,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调官不赴,先后从程颢、程颐学,世传有“程门立雪”之佳话。年四十后始出,歷知浏阳、余杭、萧山县,张舜民荐爲荆州教授。徽宗宣和中,召爲秘书郎,未几除迩英殿说书。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又兼国子祭酒,力排和议。乞致仕,提举崇福宫。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读,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着书讲学,东南学者推爲程氏正宗。绍兴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靖。有《龟山集》。事见清毛念特《宋儒龟山杨先生年谱》,《宋史》卷四二八有传。杨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龟山集》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八年杨令闻雪香斋刊本(简称顺治本),光绪九年延平府署刊本(简称光绪本)等。光绪本多出底本诗八首,今又从《严陵集》等书中辑得集外诗,合併附于卷末。
《醴陵丁君洋洋亭》是宋代诗人杨时所作的一首诗词。现在,我将为您提供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醴陵丁君洋洋亭》中文译文:
依蒲泳藻两相忘,
宛有江湖气味长。
凭槛翛然真得计,
只应幽兴在濠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名为《醴陵丁君洋洋亭》的景致。诗中的"依蒲泳藻两相忘"表达了景致如此美丽,以至于人们不再去关注周围的蒲草和水藻,而是完全沉浸在这宛如江湖的氛围中。"依"表示倚靠,"蒲泳藻"则指的是生长在水中的蒲草和水藻,"两相忘"表示人们对它们的忽视。这种景色给人以一种恍若置身江湖的感觉,仿佛闻到了江湖的气息。
下文中的"凭槛翛然真得计"揭示了诗人亭中的景色如此真实而美妙,以至于他凭借着亭子的栏杆,心神飘忽,仿佛真的进入了这江湖世界。"凭槛"表示依靠着栏杆,"翛然"表示心神飘忽。
最后两句"只应幽兴在濠梁"则表达了诗人认为这样的自得之乐只应该在这濠梁之间,也就是这样的景致中才能体会到。"幽兴"表示内心的喜悦和快乐,"濠梁"则指的是亭子周围的水道和栏杆。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江湖景致,展示出它的美丽和吸引力,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其中的情趣和愉悦。同时,诗人通过"依蒲泳藻两相忘"和"凭槛翛然真得计"这样的表达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恍若置身于江湖的境地,加深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湖景致,使人沉醉其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清友天赋完,岁晚树独暖。粲此白玉英,瑟彼清庙瓒。香自根中来,冰雪匪压断。一见一回老,殷勤呼茗碗。
二山在咫尺,灵药非草木。玄芝生太元,黄精出长谷。仙都浩如海,岂不供一浴。何当从山火,束縕分寸烛。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嵯峨乱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龙。手披灌木出林杪,仰从云际窥奇峰。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两岫森寒松。文楸万本翠如织,宛宛内蓄何冲融。
少年随分赋鹦洲。得意桂花秋。今日送君行色,梦和月到南楼。材名仲父,辞华季子,香满南州。勉力中流击楫,直须连钓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