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李郎中挽诗二首》

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史。
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
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
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李郎中挽诗二首》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这两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一:

解道公行止,
江东老父史。
群州垂瘵死,
肤使为更生。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老人的境遇。老人名叫解道公,他在江东地区以史官的身份行走。在这个地方,有很多地方官员因为瘟疫而死去,而解道公则通过治疗病患的皮肤使他们得以重获新生。

这首诗词表达了解道公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努力。他不畏艰险,尽力拯救人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医术,为沉痾致死的人们带来希望和新生。诗中的"江东老父史"指的是解道公在江东地区的公职身份,他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记录历史。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解道公的行止和他的医术,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初心、执着追求的敬佩之情。解道公不仅是一位医者,更是一位救死扶伤的英雄,他的精神和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

诗二:

民裕身逾瘠,
时危命亦轻。
浔阳江上月,
犹傍谏书明。

这首诗词以另一种角度描绘了宋代时期的社会困境。民众的生活贫困困苦,人们的身体状况日益衰弱,而在这个时代,人们面临的生死考验也变得轻飘飘的。

诗中的"民裕身逾瘠"表达了人们生活贫困的状态,"时危命亦轻"则表明在如此困难的时代,人们对于生命的珍惜和重视程度变得较低。这种形容方式既揭示了社会的困境,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通过对浔阳江上的月光的描绘,暗示了即使在黑暗的时代,依然有一些人保持着清明的心智,不畏艰险,以谏言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

这首诗词通过对困境中的人们的描绘,传达了对社会困境的关注和思索。同时,它也呼唤着那些有良知的人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守自己的信念,为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临江仙》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野航渡口带烟横。晚山千万叠,别鹤两三声。秋水芙蓉聊荡桨,一樽同破愁城。蓼花滩上白鸥明。暮云连极浦,急雨暗长汀。

  • 《句》

    政恐崖州如有北,却应未肯受谗夫。

  • 《和周湜雪》

    六合天人竞散花,坐惊门地亦清华。川原霁后龙鳞出,岛屿平时鸟篆斜。秀发园林春万里,寒生楼观月千家。待看阳律还暄早,破润乘凌见翠牙。

  • 《宜谦山主赴鄞城命》

    休向千峰过好时,白云高卧趣还卑。涂中无限未归客,不待相依更待谁。

  • 《又次程嘉定三首》

    鼎戒少汁熬,琴忌大弦急。人惟广斯胖,道亦巽者入。身行栈百折,目送塔九级。今日觉昨非,与过宁不及。我池鱼洋洋,我牧牛湿湿。何能苗助长,但勿井多汲。砚蜍清晓冰,瓶笙永宵泣。炊冥儿欢呶,酿恶婢羞涩。家山薄言归,田舍随意葺。君看十八侯,谁数达与吸。

  •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咿喔天鸡鸣,扶桑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