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青旂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朝来独曝茅檐日,且暖蓬心一寸灰。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立春》是宋代诗人宋庠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立春的景象为主题,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经看到青色的旗帜在上苑飘扬,
彩云飘荡,仙人佩戴的幡旗在翻飞。
早晨来临,独自曝晒在茅屋的屋檐下,
温暖的阳光,将我的心灵温暖成一寸灰。
诗意和赏析:
《立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新生的期待。首先,诗中的青色旗帜和彩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万物复苏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仙人佩戴的幡旗在飘扬,给人一种神秘而祥和的感觉。接着,诗人描述了早晨阳光照射下的茅屋,这种温暖的景象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暗示着新的希望和机遇。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寸灰,这里的灰是指灰烬,意味着诗人对生命的虚无和短暂的思考。然而,虽然生命如同灰烬一般短暂,但诗人仍然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希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整首诗词的意象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和生命的喜悦,同时也引发对生命的反思和珍惜。
一帘云影隔尘埃,小小禅心为客开。坐久不知风雨恶,柏炉香里话诗来。
短世谁无死,深山独有归。送车晴起雾。埋碣夜生辉。晦朔鸡鸣在,江山鹤梦非。刚言仁者寿,近事例多违。
安西老元戎,再出护全蜀。槃槃大幕府,宾从如立竹。狷者多调娱,狂者间枨触。谁与得中行,有美万里独。正大一根气,义利两孰复。信人乐正子,君了蘧伯玉。春风半萧艾。秋雨几薋菉。划然心眼明,见此霜晓菊。何人诵子虚,燕说得举烛。平沙起孤鸿,太液下黄鹄。云深阊阖启,天近
出山不得意,谒帝值戈鋋。岂料为文日,翻成用武年。
示现人间忍辱仙,单提独弄祖师禅。生涯一钵无安处,惟有声名万古传。
幽人井臼两山间,邻里樵渔尽往还。兴发登临穷眼界,江南秀色碧云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