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名聚远倚晴空,无限风光入坐中。
岂是帝家移帝力,由来天子即天公。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诗词:《立春帖子·太上皇帝阁》
朝代:宋代
作者:周必大
楼名聚远倚晴空,
无限风光入坐中。
岂是帝家移帝力,
由来天子即天公。
中文译文:
楼名聚远依靠晴朗的天空,
无尽的风光进入室内。
这并非皇室迁移皇位的力量所能做到,
自古以来天子即是天公。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立春节气为背景,描述了一座名为"太上皇帝阁"的楼阁。楼阁高耸在远处,依靠着明净的晴空,景色广阔美丽。诗人通过描绘楼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皇权的讴歌和赞美。
诗中的"帝家"指的是皇帝的家族,"移帝力"表示迁移皇位的能力。诗人认为,皇帝的权力虽然可以迁移皇位,但这并不能改变皇帝的本质。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天子即是天公。这句话意味着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凌驾于尘世之上,与天地同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皇权的崇敬和对皇帝地位的理解。通过描绘楼阁的壮丽景色,诗人以景物映衬主题,表达了皇权的崇高和无可比拟的地位。诗句中的"聚远"和"入坐中"形象地揭示了楼阁的高耸和景色的广阔,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诗人通过"帝家移帝力"的表达,强调皇位的迁移并不能改变皇帝的本质和地位。最后一句"由来天子即天公"则道出了作者的观点,认为皇帝拥有超越尘世的地位,与天地同等,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了对皇权的颂扬和对皇帝地位的理解。同时,通过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使人对皇权的崇敬和景色的壮丽留下深刻印象。
吹花不起午风轻,懒絮閒丝颺暖晴。诗料满前收不尽,海棠花下又闻莺。
月上随人意,人闲月更清。朱楼高百尺,不见到天明。
后命既灵。王人反旆。兴言出祖。饮饯于迈。旍旐泱泱。轺轩蔼蔼。和风弭尘。清晖映盖。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色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直上云霄未遣休,分符京兆帝王州。赤丸窟里无白额,碧落班中政黑头。两地好官才半武,扁舟归兴恰中秋。只应银信从天降,莫恋融峰与橘洲。
青天白日,悟个什麽。咄咄咄,骊珠击碎苍龙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