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声去复回,虫丝长复短。
江村石枕冷,一睫春梦断。
明朝骑马且重来,日迟更为杨花暖。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乐园假寐》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乐园中假寐时的心境和感受。
诗中描述了蓝天声的离去和回归,虫丝的伸长和缩短,江村中冷冷的石头枕头,以及一瞬间春梦的破碎。这些意象运用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以及作者内心情感的投射,构成了整首诗的基调。
从诗意上来看,诗人以乐园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和诗人情感的反应,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瞬间美好的追忆。蓝天声离去复回,虫丝长复短,象征着光阴的流逝和变化无常。江村中冷冷的石枕,以及一睫春梦的断裂,暗示了梦幻与现实的对立和短暂性。明朝骑马且重来,日迟更为杨花暖,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这首诗的赏析要从意境和表达手法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诗人通过细腻而准确的描写自然景物,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恬淡的乐园中。他运用了寥寥数语,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自己内心的感受相结合,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其次,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光阴、梦幻与现实、离别与重逢等对立的元素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冲击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光阴流转和瞬间美好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高竹重林接翠微,夕阳分手柘冈西。莫忧世事兼身事,且逐东风进杖藜。
寂寂珠帘蛛网满。
古春去也怅须臾,问尔能思几日无。何必伤心催发白,会当动手补颜朱。妙龄劝赏雄浑语,达士耻随迂阔夫。我醉欲眠拈一瓣,今生弭忘不教枯。
雨后绿阴无处著,风前黄鸟为谁歌。天为世乱相逢少,子以诗鸣不遇多。行在故人能健否,瘴江逐客奈愁何。典衣尚可供汤饼,蚤作清凉肯重过。
唯夫蝉之清素兮,潜厥类乎太阴。在盛阳之仲夏兮,始游豫乎芳林。实澹泊而寡欲兮,独怡乐而长吟。声皦皦而弥厉兮,似贞士之介心。内含和而弗食兮,与众物而无求。栖高枝而仰首兮,漱朝露之清流。隐柔桑之稠叶兮,快啁号以遁暑。苦黄雀之作害兮,患螳螂之劲斧。冀飘翔而远托兮,
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