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评人物尚雌黄,草木何妨定短长。
试问清芳谁第一,蜡梅花冠百花香。
潘良贵(一○九四~一一五○),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金属浙江)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登上舍第,爲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对,论何?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召爲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爲左司员外郎,与宰相串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通书,贬三官,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一),年五十七。有《默成居士集》十五卷,已佚。清康熙初由其裔孙辑成《默成文集》八卷。《宋史》卷三七六、《宋元学案》卷二五有传。 潘良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校以《敬乡录》卷二(简称敬乡)所引诗。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蜡梅三绝》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潘良贵。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旦评人物尚雌黄,
草木何妨定短长。
试问清芳谁第一,
蜡梅花冠百花香。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蜡梅花的赞美和欣赏。诗人以蜡梅花为主题,通过对蜡梅花的比较和评价,表达了蜡梅花独特的清香和高贵的地位。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旦评人物尚雌黄”,旦指早晨,评指评判,人物指其他花卉。雌黄是一种黄色的颜料,这里用来形容其他花卉的花色。诗人在这句表达了蜡梅花色的独特之处,暗示蜡梅花的色彩是与众不同的。
接着,诗人写道:“草木何妨定短长”,表示无论是草木花卉还是其他植物,它们的生长和形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没有绝对的长短之分。这里与前一句构成对比,强调蜡梅花短小的花朵并不影响它在花卉中的地位和价值。
然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试问清芳谁第一”,他询问谁能够与蜡梅花的清香相比拟。这里表达了蜡梅花香气的独特与卓越之处。
最后一句“蜡梅花冠百花香”为本诗的精华所在。诗人用“冠”来形容蜡梅花,意味着蜡梅花在百花中居于领先地位,具有最为出色的香气。蜡梅花的香气被赋予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其成为百花之中的佼佼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蜡梅花的赞美,突出了它的独特之处和高贵的地位。诗人以蜡梅花为象征,抒发了对纯洁、高雅、独立的追求和赞美之情。蜡梅花的香气被赋予了一种超越众花的意义,使其成为文人雅士心目中的理想之花。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蜡梅花的深情赞美,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滴地酒成冻,喧天鸦诉寒。窗风经怒响,帘日漏温痕。偶尔寻梅去,其如驻屐难。沙鸥脚不袜,故故踏水翻。
春初携手春深散,无日花间不醉狂。别后何人堪共醉,犹残十日好风光。
宸翰符玄造,荣题国子门。笔锋回日月,字势动乾坤。檐下云光绕,梁间鹊影翻。张英圣莫拟,索靖妙难言。为著盘龙迹,能彰舞凤蹲。更随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闻钟理短发,徐步启荆扉。不知夜雨过,园林顿芳菲。江山静妙颜,云日浮清辉。残梅落欲尽,幽池水痕肥。始见新岁来,景物忽如兹。徒为逝川叹,未遂沧洲期。及时乐取乐,莫遣青春归。
刘郎初度随春到,尚记彩衣春立。又上夫人千岁寿,相望不争旬日。琴瑟仪刑,山河态度,长是春风识。都将和气,蒸成满院红白。我被五斗红陈,三升官酒,驱到_城北。解后相逢同一笑,此会几年难觅。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天然真乐,傥来知是疣物。
一枝凉玉欹路尘。下瑶台、疑是梦云。怕趁取、西风去,被何人、拈住皱裙。温柔只在秋波里,这些儿、真个动心。再同饮、花前酒,莫都忘、今夜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