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天欲丧,疑义有谁祛。
无复谆淳诱,空令咄咄书。
秋风冢上木,夜月墓边庐。
每与诸孤道,相看泪满裾。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中文译文:
哭吕朴卿先生
斯文天欲丧,
疑义有谁祛。
无复谆淳诱,
空令咄咄书。
秋风冢上木,
夜月墓边庐。
每与诸孤道,
相看泪满裾。
诗意:
这首诗是丘葵写给已故的吕朴卿先生的哀悼之作。诗人表达了对吕朴卿先生的怀念和思念之情,并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腐败和缺乏诚信感到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哀思之情。诗人用"斯文天欲丧"来形容当时社会风气的衰败,人们对正义和真诚的怀疑感,表达了他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忧虑。诗中的"谆淳诱"指的是吕朴卿先生的教诲和引导,但如今却已无处寻觅。"咄咄书"表示诗人感叹人们只会空谈,并不能真正落实行动。接着,诗人通过描写秋风吹拂墓上的木头和夜晚的月光照耀墓旁的庐舍,表达了他对已故吕朴卿先生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表示每次与其他孤独的人相聚时,互相对望,眼含泪水,表达了他们共同的哀思和不舍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悼念已逝的吕朴卿先生,抒发了诗人对社会风气败坏和缺乏真诚的忧虑,表达了对已逝之人的思念之情,并以泪水凝聚起了孤独人们的共同情感。
应节谁穷造化端,菊黄豺祭问应难。红窗透出鸳衾冷,白草飞时雁塞寒。露结芝兰琼屑厚,日干葵藿粉痕残。世间无比催摇落,松竹何人肯更看。
百万人家井水黄,江南大半田无秧。乖龙岂是为霖物,贪弄明珠簸日光。
筠溪四十三岁殀,师弟与兄传夜衣。国手棋高更有着,百年政恐疾于飞。
同住西山下。是天地中间,爱酒能诗之社。船向少陵佳处放,尘世必无知者。暑不到、雪宫风榭。楚竹忽然呼月上,被东西,几叶云萦惹。云散去,笑声罢。清尊莫为婵娟泻。为狂吟醉舞,毋失晋人风雅。踏碎桥边杨柳影,不听渔樵闲话。更欲举、空杯相谢。北斗以南如此几,想吾曹、便是
寺倚苍崖古,僧闲昼掩扉。晓云辞岭去,夕鸟占林归。悟理观旛动,临风想锡飞。寄怀玄观外,更觉此生微。
书堂静占百花林,蜀锦香浮一迳阴。杨柳软风吹雨醒,海棠轻雾拥春深。盈樽有酒供清醉,满眼皆诗足胜吟。冰雪相看人更好,竹君梅友岁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