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落日动,宿鸟归故山。
托巢在高木,朝去夕必还。
客舟逐南风,大雪留楚关。
何日扫吾庐,种秫郧溪间。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客舟》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河边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离乡客居之情的思索和向往。
诗中首先描述了沧江上落日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流转的无情和人事易逝的主题。夕阳的余辉映照在江面上,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写了归鸟回到故山的情景,这表明诗人自己也是一位离乡客居的人。他将自己比作一只栖息在高树上的鸟,每天早晨离开巢穴,傍晚必定返回。这种情景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随后,诗人描绘了客舟随着南风的驱使在江上行驶的情景。大雪封山,客舟滞留在楚关,增添了一种客居他乡的辛酸和无奈。这里的楚关指的是楚州(今江苏扬州),暗示诗人在异乡流浪的艰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憧憬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故乡,扫除庐舍的尘垢,重新安顿下来。种秫郧溪间则是希望在郧溪(今湖北郧县)种植庄稼,过上宁静的乡村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乡客居的心情和对归乡的渴望。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诗人将个人的体验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对故乡和安定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之情。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商颜重命伊川叟,时事知非入洛人。连野碧流通御苑,满阶秋草过天津。每惭清秩容衰齿,犹有华簪寄病身。驱马独归寻里巷,日斜行处旧红尘。
南询初不失程途,收得金刚脑后珠。两手持来亲献我,光明炯炯破昏衢。
冰溪凛凛九回曲,玉壁岩岩两面开。舟逆急湍分寸上,奇峰细得看崔嵬。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公择醉面桃花红,人百忤之无愠容。莘老夜阑倾数斗,焚香默坐日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