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孤犹落叶,客久向饷英。
少睡夜逾悄,多闻心更清。
县楼讹漏点,雨市杂溪声。
海上仙槎在,思乘几凝情。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客久》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异乡的客人,感叹自己孤独无依,久居他乡的艰辛,以及在异地生活中的种种感受和思念之情。
诗中的第一句“身孤犹落叶”,表达了诗人在他乡的孤独境遇,将自己比作枯叶随风飘荡,形象地展示了无依无靠的心境。接着,“客久向饷英”一句表明了诗人在异乡久居的辛劳和艰难,他渴望得到那份应得的酬劳,以换取生活的衣食。
诗中的第三句“少睡夜逾悄,多闻心更清”,通过描写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敏感,突显了他在异地的警觉和思虑。他为了适应环境,减少了睡眠,使夜晚更加安静,倾听着外界的声音,同时也使内心更加清明。
接下来的两句“县楼讹漏点,雨市杂溪声”,展示了诗人身处乡间小县城的景象。县楼的钟声在错误和疏漏中报时,雨市上人们的喧嚣与溪水的潺潺声混杂在一起。这些细节描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真实的氛围和生动的画面感。
最后两句“海上仙槎在,思乘几凝情”,通过描绘海上的仙槎,表达了诗人对归乡思乡的思念之情。仙槎象征着返乡的希望和向往,诗人心中渴望着乘坐仙槎,回到故乡,凝聚起自己的思绪和情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一个客人长期在异乡的困境和感受。董嗣杲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归乡的心情。这首诗透过客人的视角,呈现了一个寂静而真实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离乡背井、孤独无助的情感体验。
葑田青仄博弈局,岛树墨榲烟雨图。已去杨州百余里,回头还隔几重湖。
朝曦却雨作春妍,绿嫩黄轻物物鲜。村落可怜祗依旧,稀疏茅屋起炊烟。
秦淮接长江,活活流不已。高亭出城角,四面尽湍水。山川孤云飞,槛阁清风起。望远何所思,故人在千里。
丛石当轩峙,横池傍砌深。还将修竹绕,半入古榕阴。昼堂风澜皱,宵怜月影侵。聊纾江海志,寄此小山林。
太守今元结,论交四十年。汝行勿前却,如在父兄边。
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双屐。六花散漫飞满空,千里万里同一色。冲寒不畏朔风吹,乘兴来此江之湄。繁花满树梅欲放,仿佛罗浮曾见时。南枝横斜北枝好,北枝看过南枝老。中有一枝致奇绝,万蕊千葩弄天巧。老夫见此喜欲颠,载酒大酌梅花仙。仙人怪我来何晚,一别已是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