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岭岧峣副祝融。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句》是宋代文学家晏殊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句》的中文译文:
潜岭岧峣副祝融,
忽峰忽岫如云松。
谁知造化如轮转,
千变万化亦自同。
《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和对造化之妙的思考。下面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进行分析: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岭峦之美和变化无常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世界万物变化的深刻思考。作者以潜岭岧峣副祝融的形象来形容山峰的高耸和浓密,比喻山峰如同云松一样,时而高耸入云,时而隐没在云雾之中。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多端的景象的观察和对造物主的崇敬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万物变化的奇妙之处的赞叹,认为尽管变化千变万化,但在宏观层面上仍然存在一种自然规律。
赏析:
《句》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复杂的自然景观和哲学思考。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手法,作者将岭峦的变化无常与云松的起伏相结合,展现出山峰的壮丽和灵动之美。这种变化的景象引发了作者对万物变化的思考,他认为尽管变化万千,但在造化之中仍然存在着一种自然的统一和规律。这种观点体现了宋代文人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强调了宇宙间万物的互动和和谐。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通过描绘山峰的变化和抒发自己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展现了晏殊深邃的思考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也折射出宋代文人对宇宙间万物变化和自然规律的思考和追求。
新霁登多景,斯游亦快哉。双尖浮殿塔,千堞里楼台。潋滟琉璃合,微茫图画开。江山仍似旧,投绂慨重来。
万彙攸成,四方宁谚。工祝致告,普存民力。迺荐斯牲,为俎孔硕。介以繁祉,式和民则。
客里惊嗟又岁除。萧萧寒雨滴茅庐。山深溪转泉声碎,夜永风摇烛影孤。冷甚只多烧木叶,诗成无处写桃符。强酬节物聊清酌,今岁屠苏自取疏。
为人手段十分粗,拳下搜寻一个无。咄这村僧难凑泊,释迦弥勒是他奴。
青阳开动,土膏胍起。日練吉亥,为农祈祉。典秩增峻,备物具美。幄光熉黄,庶几戾止。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