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渐稀城渐远,归途应减两三程。
尤袤(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延之,号遂初,无锡(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三十一年,知泰兴县(《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孝宗隆兴间注江阴军教授,需次七年。干道五年(一一六九),除将作监丞。七年,迁祕书丞兼实录院检讨(《南宋馆阁续录》卷七)。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出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五年,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诚斋集》卷七八《益斋藏书目序》),改江南东路。八年,爲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迁转运使兼知隆兴府。十年,召爲吏部员外郎兼太子侍讲,十四年,迁太子左谕德,除太常少卿(《宋中兴东宫官僚题名》)。因论姜特立罢。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起知婺州,改太平州,召除给事中,兼侍讲。四年,除礼部尚书兼侍读(《止斋集》卷一二《正议大夫守给事中兼侍讲尤袤除礼部尚书兼侍读制》),五年卒,年六十八。謚文简。有《遂初小稿》六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梁溪集》五十卷)等,已佚。清康熙间尤侗收辑遗文,刊有《梁溪遗稿》二卷;民国尤桐续刊《梁溪遗稿诗钞补编》。事见《梁溪遗稿》卷首《家谱本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尤袤诗,据《嘉定赤城志》、《咸淳毗陵志》等书所录,合编爲一卷。
诗词:《句》
朝代:宋代
作者:尤袤
送客渐稀城渐远,
归途应减两三程。
中文译文:
送别的客人逐渐稀少,城市也逐渐远去,
回程的路应该会减少两三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尤袤所作,描述了送别客人的情景。诗中表达了离别时的感叹和归途时的期望。
首句“送客渐稀城渐远”,通过描绘客人离去后城市的渐行渐远,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孤独感。渐稀的送别场面象征着离别的人数逐渐减少,也暗示着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孤寂的境遇。
接着的下一句“归途应减两三程”,表达了主人公对归途的期待。这里的“归途”指的是返回的路程,诗人希望回程的路途能够减少两三程,意味着希望早日回到家中,结束离别的孤寂。这句诗透露出一种对家园的思念和渴望,展现了对亲情和温暖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朴素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忧伤和归途的期盼,表达了对亲情和归属感的渴望。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触发读者对离别和团聚的共鸣,使其具有广泛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价值。
多年绿幕黄帘,瓶花黯黯无谁主。荀陈迹远,燕吴路断,何人星聚。四圣楼台,水仙华表,冷烟和雨。但徘徊梦想,美人不见,空犹记、铁炉步。过尽凉风天末,堕华笺、行行飞翥。一端翠织,锦鲸茅屋,天吴惊舞时林寄被缬为礼。念我何辰,涸阴冰子,生怜金虎。恨儿痴不了,山川悠缅,
终年羁束厌华绅,暂到林墟似出尘。尽是机心可忘处,争教鱼鸟不留人。
塞山行尽到乌延,万顷沙堆见极边。河上月沉鸿雁起,碛中风度犬羊膻。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此处游人堪下泪,更闻终日望狼烟。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无限城池非汉界,几多人物在胡乡。诸侯持节望吾土,男子生身负我唐。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掷钵峰前寺,肩舆几度来。楼台还旧观,杉桧抚新栽。湘水堂堂去,秋山面面开。裴徊千古思,风壑有余哀。
腹中剑,中自操,一日不试中怒号。构仇结怨身焉逃,一夜十徙甘为劳。生无遗忧死余恨,恨不作七十二冢藏山坳。
日落欲闭户,风清聊杖藜。千山犹带雨,一径已无泥。虢虢水声急,悠悠云影低。催归缘底事,著意旁人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