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字金扉迥倚天,南齐七志罕遗逸,西汉九流咸粲然。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句》是宋代晏殊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琼字金扉迥倚天,
南齐七志罕遗逸,
西汉九流咸粲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学术的景仰和赞美。通过琼字、金扉、南齐、西汉等象征性的意象,晏殊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学术成就的敬仰之情,并将其视为灿烂的瑰宝。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象征和抒情的手法,展示了晏殊对古代文化和学术的向往和敬仰。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句:“琼字金扉迥倚天”,通过琼字和金扉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古代文化的珍贵和高贵。琼字象征着华美的文字,金扉则代表着古代文化的门户。这两个象征性的意象通过“迥倚天”这个形容词短语得以强调,使其显得高耸入云,意味着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句:“南齐七志罕遗逸”,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朝代,这里指的是南齐时期的文人志士。晏殊称南齐的七个志士的志向和才华“罕遗逸”,意味着他们的杰出成就难以被超越和遗忘。这句话表达了对南齐文人的敬佩和钦佩之情。
第三句:“西汉九流咸粲然”,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九流指的是各个学术领域的精英。晏殊用“九流咸粲然”来形容他们的才华辉煌,表达了对西汉学术成就的赞美之情。
通过整首诗词,晏殊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学术的景仰之情,并通过琼字、金扉、南齐、西汉等象征性的意象,展示了古代文化和学术的辉煌和珍贵。这首诗词既是对过去伟大成就的回顾,也是对古代文化的颂扬和传承。
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客居三月不论玄,水牯朝昏痛著鞭。拽脱鼻绳无觅处,山童走得脚皮穿。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六年光景未题诗,画得如尘似梦时。断雨湿云休细看,看来容易鬓成丝。
萱草堂中乐泄融,豪家异味可能重。政惭陆子怀无橘,锡类那知有颍封。
听风听雨,春残花落门掩。乍倚玉阑,旋剪夭艳。携醉靥。放溯溪游缆。波光撼。映烛花黯澹。碎霞澄水,吴宫初试菱鉴。旧情顿减。孤负深杯滟。衣露天香染。通夜饮。问漏移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