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蛟青海上,射虎黑山头。
(见《纪事》)。
箫声欲尽月色苦,依旧汉家宫树秋。
一曲哀歌茂陵道,汉家天子葬秋风。
谁知汉武无仙骨,满灶黄金成白烟。
(见张为《主客图》)
曹唐,唐代诗人。字尧宾。桂州(今广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详。初为道士,后举进士不第。咸通(860~874)中,为使府从事。曹唐以游仙诗著称,其七律《刘晨阮肇游天台》、《织女怀牵牛》、《萧史携弄玉上升》等17首,世称"大游仙诗"。《唐才子传》称他"作《大游仙诗》50篇",则当有遗佚。其七绝《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尤为著名。
诗词的中文译文是:斩蛟在青海上,射虎在黑山头。
诗意是: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斩蛟和射虎的英雄壮举,展示了古代文人对英雄事迹的赞颂和对战斗勇气的钦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斩蛟和射虎的形象来表达对英雄壮举的赞美之情。斩蛟和射虎是古代传说中的英雄行为,具有极高的威望和荣誉,能够展示出古代文人对英勇行为的钦佩和敬佩。这首诗以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出强烈的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句诗句“箫声欲尽月色苦,依旧汉家宫树秋”,表达了箫声将尽,月色的忧伤。这句诗句追求音乐与美好自然景观的共鸣,通过月色的变幻和箫声的悠扬,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事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即将消失的留恋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一曲哀歌茂陵道,汉家天子葬秋风。谁知汉武无仙骨,满灶黄金成白烟”,讲述了茂陵道上的哀歌与汉家天子葬礼的情景。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汉武帝的思念和对逝去岁月的追怀。
最后两句诗“谁知汉武无仙骨,满灶黄金成白烟”讲述了汉武帝的死后,身体化为白烟。这种描写方式传递了一种对死亡的深切体验和对人的肉体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斩蛟和射虎这样的英雄壮举与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英勇行为的赞美和对生死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赞美英雄和对生命的感悟。
谁能愁此别,到越会相逢。长忆云门寺,门前千万峰。石床埋积雪,山路倒枯松。莫学白居士,无人知去踪。
一藤出山,来正人纪。见艺祖太宗,曰天下定矣。如月在天,去来无疵。巍巍颀颀,为帝王师。圣哲肺腑,天人眉目。三峰遶宅,岁晚松菊。
草市人归日落,荒城风急鸦翻。独携尊酒上高寒。缥缈云横楚观。柳外半篙绿水,烟中数笔青山。天涯流落岁将残。望断故园心眼。
祀事孔明,礼文惟琳。爰洁牲牺,载登俎豆。或肆或将,无声无臭。精祲潜通,永绥我后。
陶公千载人,高标跨余子。岂无济时念,敛荫独知止。归来卧衡门,无愠复何喜。九日天气佳,东篱撷芳蕊。举头见南山,佳处政在此。地偏心则远,意得道岂否。张侯谢银鱼,筑室娱燕几。小亭才寻文,景物自新美。颇闻双瞳清,亦复强步履。不妨数登临,倚杖看云起。高咏悠然篇,冰鸿
黄金难买老,自笑鬓毛皤。本分且如此,明时可奈何。攻吟诗转少,惜醉事还多。寒甚溪头夜,谁能载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