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平生战地,农惰入春田。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句》是一首宋代蔡襄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时平生战地,农惰入春田。
解甲饮酒吏,收旗归市边。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战争与平民生活之间的对比。诗人蔡襄通过对比战争与农田的场景,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争和平民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蔡襄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首句“时平生战地”描述了战争的时代和战场,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安。接着,“农惰入春田”一句以农民进入春田耕种为画面,凸显了和平时期农民的安稳和宁静。这两句构成了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下两句“解甲饮酒吏,收旗归市边”则切换到战争中的场景,诗人描述了解甲的士兵饮酒庆祝胜利,以及收起战旗归还市边的情景。这里通过士兵解甲饮酒的描写,展现了胜利带来的喜悦,但同时也透露出对战争的疲惫和厌倦之情。收旗归市边则暗示战争的结束和回归平凡生活的希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战争和平民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蔡襄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疲惫的思考。
暮年常苦睡为祟,好事新分安乐茶。更得小瓢吾事足,山家风味似僧家。
只今何处无黄菊,醉着茅茨有几人?贤妇稍能知此意,杀鸡为黍莫辞贫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仙跸御层氛,高高积翠分。岩声中谷应,天语半空闻。丰树连黄叶,函关入紫云。圣图恢宇县,歌赋小横汾。
郭裹人家拜扫回,新开醪酒荐青梅。日长路好城门近,借我茅亭暖一杯。
纸钱零落树枝风,子女他人去绝踪。此后只因多病弟,长官祠下泊孤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