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可潸然,阳城烽树边。
今朝望乡客,不饮北流泉。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军次阳城烽舍北流泉》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何地可潸然,阳城烽树边。
今朝望乡客,不饮北流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军队驻扎的士兵,他站在阳城烽火台旁边,眺望着北方的流泉,感慨万分地说,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抑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今天朝望着故乡的客人,却无法品尝北流泉的清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士兵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何地可潸然,阳城烽树边。”表达了作者的感叹之情,他不禁问自己,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抑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阳城烽树是军队设在边境的烽火台,代表着战争与边塞的艰难,而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中,作者的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第二句“今朝望乡客,不饮北流泉。”表达了作者对望乡客人的同情和遗憾之情。这些望乡客人也许是被迫背井离乡的士兵,他们无法回到故乡,无法品尝北方的清泉,丧失了享受家乡之美的机会。这句话通过对乡愁和无奈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离乡背井者的心情。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和对战争苦难的描绘。它通过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唤起了读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反思,具有深远的情感共鸣和社会意义。
新妇骑驴阿家牵,体段风流得自然。堪笑效颦邻舍女,向人添丑不成妍。
如何是宾中宾。云满面埃尘,又曰噫。〔颂〕宾中之宾,少喜多瞋。丈夫壮志,当付何人。
一章通奏领州麾,诏许残书得自随。吾党成章真小子,官中了事是癡儿。昏眸病入花争乱,倦首搔馀雪半垂。所赖韦吴皆杰笔,刘生当见汗青期。
敝屋数楹隘,炎曦一线长。梅仙厌烦溽,萧寺得清凉。山鸟聒幽耳,涧泉蠲渴肠。兹游君独胜,河朔浪飞觞。
寒梅狃发荣,大隐又专名。异种生江渚,何年到洛城。色如虚室白,香似主人清。向使吴儿见,不思菰菜羹。
霏霏点轻素,渺渺开重阴。风花乱紫翠,雪外有烟林。雪近势方壮,林远意殊深。会有无事人,支颐识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