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持白玉萼,共插翠云鬟。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爲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爲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爲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爲底本)爲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爲第三卷。
《句》是一首宋代晏殊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争持白玉萼,
共插翠云鬟。
冷吟先有雪,
清话欲生烟。
强梁千万弃,
贞矣是男儿。
有泪无行泪,
辜负青楼年。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女子争持白玉萼、共插翠云鬟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的赞美和思念之情。诗中还融入了一些意象和情感,如吟唱的声音像雪花般降落,清澈的言辞仿佛要生出烟雾。在赞美女子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强梁豪杰的抛弃,以及自己的懊悔和忧伤之情。
赏析:
1. 形象描写:诗中的白玉萼和翠云鬟是对女子容貌的描绘,通过宝石般的白玉和翠云般的发髻,展示了女子的美丽和高贵。
2. 情感表达:诗中的冷吟、清话、泪水等形容词和动词,表达了作者对女子的思念和对过去青楼年华的懊悔之情。
3. 反思人生:诗中提到"强梁千万弃,贞矣是男儿",表达了作者对豪杰壮士的抛弃,强调了贞石情操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自责。
这首诗词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将对女子的赞美与对自身行为的反思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晏殊独特的诗词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思考。
谁敲白石生热烟,举头见岭思回鞭策。修竹林间有寒甃,莫打渴乌教近前。
恩颍求归今几时,布衣犹在老刘师。龙章旧有世人识,蝉蜕惟应野老知。昔葬衣冠今在否,近传音问不须疑。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操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崛起扶刘氏,兼资将相才。臣心虽自切,天命若为猜。古壁空遗像,荒榛只旧台。斯人今不见,落日更徘徊。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早闻南国翠娥愁,曾见书飞故国楼。远客寒天须剪烛,美人清夜恰同舟。玉台传得争千首,金管吹来坐两头。从此烟波好乘兴,万山春雪五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