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两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曾受孟氏辟,爲零陵从事。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繫述》)。年八十三卒。有《金鰲集》,已佚。《南唐书》卷二三有传。今录诗十首。
《句》是一首宋代孟宾于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国两亲应探榜,
龙门三月又伤春。
诗意:
这首诗以水国两亲应该去考试的情景为背景,表达了对乡愁和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人描述了水国(指南方地区)的两个亲人都应该去参加科举考试,而这个消息又发生在三月的龙门,让人心生伤春之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表达,展现出孟宾于对离别和乡愁的深切感受。首句“水国两亲应探榜”,揭示了两个亲人都应该去考试的消息,水国的意象象征着离乡之情。其中的“探榜”一词是指等待考试成绩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在考试中的期望和关注。
接着,诗人以“龙门三月又伤春”作为下句,传达了离别的伤感。这里的“龙门”指的是一个地名,而“三月”则象征着春天。诗人将龙门和春天的意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伤的氛围,表达了他对离别时节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乡愁的情感体验,以简练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离别时刻的伤感和思念之情。通过对家乡的描绘和对亲人的关怀,诗人唤起了读者对家园和亲情的共鸣,使人们产生对离别和归乡的深思。这首诗词以其深情的诗意和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孟宾于才情的独特魅力,是宋代文学中一首优秀的作品。
过尽长淮未见山,倦寻残梦独凭栏。风烟渐欲回春眼,不似蒋陵江上看。
臣堙独步转淦浪,□□□□□□阳。风生□□□□□,紫气缤纷赛锦堂。欲频了了载诗酒,总为超□□□阴。幽胜若天香境万,□舍兴乐招掌爱。
大柄如归手,蚊虻莫浪飞。
衣冠慵整鬓慵梳,万事从来静有余。却笑嵇康慵未得,区区犹作绝交书。
俱列儒臣侍细毡,各为逐客问归船。亲贤有诏徵刘向,疏远无人赎史迁。当日金台诸客散,暮年铁壁几人全。伤心滴露研朱笔,抱在萤窗雪案边。
此世为何世,吾身亦幻身。固应常邈邈,其可效频频。饯日怀乡国,闻莺忆故人。得归方始乐,久客厌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