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有鸟不知名,欵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道潜(1043—1106)北宋诗僧。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属浙江临安)浮村人。自幼出家。与苏轼诸人交好,轼谪居黄州时,他曾专程前去探望。元祐中,住杭州智果禅院。因写诗语涉讥刺,被勒令还俗。后得昭雪,复削发为僧。著有《参寥子集》。
苏轼在彭城时,道潜从杭州特地去拜访他。在酒席上,苏轼想跟道潜开开玩笑,就叫一个妓女去向他讨诗。道潜当时口占一诗说:“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肯逐春风上下狂?”
苏东坡见之大喜:“我尝见柳絮落泥中,私谓可以入诗,偶未曾收拾,遂为此人所先,可惜也。”
道潜是北宋著名的诗僧,在诗坛享有盛名。苏轼说他“诗句清绝,可与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萧然”(《与文与可》)。陈师道曾誉之为“释门之表,士林之秀,而诗苑之英也”(《送参寥序》)。
道潜的诗《次韵黄子理宣德田居四时》等效仿陶渊明,其寂静恬淡处又酷似储光羲。如《秋江》中的“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苏轼极赞其《临平道中》,并称《东园》诗中“隔林仿佛闻机杼”句为“此吾师七字师号。”道潜写景咏物之作有的体察入微,如“细宜池上见,清爱竹边闻”(《和龙直夫秘校细雨》),又如“风蝉故故频移树,山月时时自近人”(《夏日龙井书事》)之二);也有粗笔勾画的,如“一霎催花骤雨来,集芳堂下锦千堆。浪红狂紫浑争发,不待商量细细开”(《维王府园与王元规承事同赋二首》之一)。还有语义精练而含蓄的,如《湖上二首》。足见其风格多样,工拙不一。《藏海诗话》说他:“此老风流蕴藉,诸诗僧皆不及。”方回更说:“参寥诗句句平雅有味。”
道潜作品有《参寥子集》12卷。有《武林往哲遗著后编》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
《绝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道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岩有鸟不知名,
欵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
汝音虽好复谁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高岩上的不知名的鸟儿,鸟儿用柔和的鸣叫声随着春风进入了屋子。在这个环境中,唱歌的鸟儿和鸣叫的黄鹂都在忙碌地表达自己的声音,但是即使你的声音再美好,却没有人来倾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鸟儿的描绘,反映了人们的独处和孤独。高岩上的不知名鸟儿是一个象征,他的鸣叫声随着春风入户庭,表达了作者自己内心的思绪和情感。与此同时,其他鸟儿如百舌和黄鹂也在忙碌地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然而,诗中的"汝音虽好复谁听?"表明了作者的孤独感和无人倾听的境遇。这种孤独感可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投射,也可能是对世俗中人们繁忙而忽略共鸣的思考。
通过对不知名鸟儿和其他鸟儿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声音被忽视的无奈和寂寞。这种情感在独处时特别明显,在喧嚣的世界中往往被忽略或被掩盖。整首诗使用了优美的词语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自我表达和被理解的渴望。
八十又过二,自言名放翁。斧丘遗寿栎,云海寄冥鸿,酒挂驴鞍侧,诗投药笈中。灞城逢蓟叟,共语莫匆匆。
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
南行步步远浮尘,更近青山昨夜邻。高铎数声秋撼玉,霁河千里晓横银。红蕖影落前池净,绿稻香来野径频。终日官闲无一事,不妨长醉是游人。
恨莺花渐老,但芳草、绿汀洲。纵岫壁千寻,榆钱万叠,难买春留。梅花向来始别,又匆匆、结子满枝头。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悠悠。岁月如流。叹水覆、杳难收。凭画阑,往往抬头举眼,都是春愁。东风晚来更恶,怕飞红、怕絮入书楼。双燕归来问我,怎生不上帘钩。
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