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初抱叶,始见春光来。
绿蓓今著花,又见秋风回。
高天不容土,白日安可栽。
一世如大疟,寒暑还相催。
使我明镜匣,羞为苍颜开。
流年可奈何,独有金螺杯。
閒秋无丈尺,付与令翦裁。
况兹佳节近,秋日宜楼台。
菊花又密闹,烂若金缕堆。
如何不自乐,行绕空徘徊。
秋风不惜花,即见飞苍苔。
惟此一樽酒,万事皆尘埃。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菊》是宋代诗人郑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菊花初抱叶,始见春光来。
绿蓓今著花,又见秋风回。
高天不容土,白日安可栽。
一世如大疟,寒暑还相催。
使我明镜匣,羞为苍颜开。
流年可奈何,独有金螺杯。
闲秋无丈尺,付与令翦裁。
况兹佳节近,秋日宜楼台。
菊花又密闹,烂若金缕堆。
如何不自乐,行绕空徘徊。
秋风不惜花,即见飞苍苔。
惟此一樽酒,万事皆尘埃。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菊花为主题,表达了菊花的傲然与坚强的生命力,并借菊花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菊花的生长过程,映射出人生的起伏变化,以及岁月的流转带来的感慨。
赏析:
诗词以菊花为象征,将其与人生相联系,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首两句描述了菊花在初春时抱着嫩叶绽放,初见春光的景象,接着又描述了菊花在秋风中再次开放,展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秋天的回应。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菊花高洁的品质,它不愿生长在质朴的土壤中,也不适合在白日下栽种,暗示了作者对于自身境遇的思考。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叹,以及对于岁月匆匆的无奈。
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自身比喻为明镜匣,因岁月的流转而愧于自己的颜色。而金螺杯则象征着诗人的心灵寄托,它是诗人唯一的安慰和慰藉。接着,诗人提到闲暇的秋天,认为这是适合登楼赏菊的时节,菊花盛开得如此茂密,犹如金丝堆积。然而,诗人却感到自己无法自得其乐,行走在空虚的徘徊中。最后两句表达了秋风不珍惜花朵的意象,即使花开得再美丽,最终也会随风飞散,暗示了人生的脆弱和无常。最后一句以一樽酒作为结尾,象征着对于尘世万事的淡泊和超脱。
这首诗词通过菊花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认识。同时,诗人借菊花的傲然和坚强,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人生境遇的反思。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情感丰富,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坤元博厚,对越天明。展事方泽,禀惟顾歆。嘉玉量币,祗牙纯精。锡我繁祉,燕及函生。
仁人方寸万机空,片逆何能介此中。视尔恰如风动竹,在予安有竹嫌风。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何须见我眼偏青,未见我身头已白。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壶中醉卧日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旧相知,蜀郡文君小来识。后生常建彼何人,赠我篇章苦雕刻。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
与云游戏佐棠阴,古道谁云不到今。三载二松公事处,百年乔木世臣心。夤缘肯及通家旧,饥饿何妨闭户深。公去那来遗爱在,老犹能听昼帘琴。
行计又匆匆,投西一短篷。上河平岸水,暮雨打头风。得饭已昏后,无眠到夜中。哦诗欠佳句,为报古岩翁。
旧游曾记梦中身,一日重来白发新。行尽杉松三十里,看来楼阁几由旬。狎鸥亭外波澜阔,宿鹭池边草木春。自笑赋归如许久,始来此地作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