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句》

两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奉紫泥。
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
野人不识中书令,唤作陶家与谢家。
(《题南庄》)。
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
(答白居易求马)

作者介绍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中擢第,授河阴县尉,迁监察御史,出为河南府功曹,迁起居舍人。宪宗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寻转本司郎中。使魏州,还拜中书舍人,改御史中丞,寻兼刑部侍郎。十六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时讨蔡,度请身自督战。诏以度充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蔡平,封晋国公,復知政事。为皇甫镈所构,出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穆宗长庆元年,河朔復乱,诏度以本官充镇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元稹拜平章事,罢度兵权,充东都留守,寻以守司徒同平章事,復知政事,李逢吉沮之,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敬宗宝历元年,度入觐京师,帝礼遇隆厚,数日宣制,復知政事。文宗立,加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进阶特进,以病恳辞机务,诏加守司徒,兼侍中,充山南东道节度等使。太和八年,以本官判东都尚书省事,充东都留守,进位中书令,寻復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度固辞,不允。至镇,病甚,乞还东都养病,诏许还京。卒,赠太傅。度状貌不踰中人,而风彩俊爽,占对雄辩,出入中外,经事四朝,以身繫国之安危者二十年。集二卷,今编诗一卷。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以讨平淮蔡,擒吴元济,封晋国公。其后诛宦官刘克明,迎立文宗,屡秉国政,身繫天下重轻者垂三十年,时人以比郭汾阳。开成四年卒,年七十五。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诗词《句》是唐代裴度创作的一首诗,诗意比较明了。它描述了两位同事从事征讨西域的事务,今日其中一人已被任命为官,成为天子手下的官员,而另一人却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农夫。裴度告诫那位成官的同事,不要因为自己的身份变化而高傲自大,示威炫耀。因为野人并不知道他是中书令,他只是被称为陶家或谢家。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官员身份与平凡人生活之间的对比,表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人物品质的提醒。

诗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两人同日事征西,
今日君先奉紫泥。
待平贼垒报天子,
莫指仙山示武夫。
野人不识中书令,
唤作陶家与谢家。

这首诗的赏析在于探讨了官员与普通人的差异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珍视。诗人通过对两位同事的描写,暗示了人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地位而自负自满,应该珍惜平凡生活。野人不知道中书令的身份,只称呼他们为陶家和谢家,这表示官员的身份在野人眼中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人的品质和对待他人的态度。

同时,这首诗也可以引申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裴度在诗的最后两句中回答了白居易对逸足的追求,表示他在追求名誉和地位之间,仍然保持对名姝的留意,暗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世故的回应。这也体现了当时士人对于脱离尘世纷扰、追求宁静及享受生活的向往。

  • 《题杨子容扇》

    双竹轩窗听读书,垂天云翼要搏扶。与君只作三年别,射策东来过石湖。

  • 《和赵子舆龙州吏隐堂》

    四望逶迤万叠山,微通云栈落尘寰。谁知吏道自可隐,未必仙家有此闲。酒熟何人能共醉,诗成无事复相关。浮生适意即为乐,安用腰金鼎鼐间。

  • 《婆罗门引(寿长老)》

    中秋皓月,隔霄光倍照尘寰。九龙喷香水,胜沈檀。白象珠明协瑞、尊者诞人间。世称生佛子、派接清原。

  • 《谢尤延之提举郎中自山间惠访长句》

    淮南使者郎官星,瑞光夜烛荆溪清。平生庞公不入城,令我折却屐齿迎。交游云散别如雨,同舍诸郎半为土。二老还将两鬓霜,三更重对孤灯语。向来南宫绫锦堆,南窗北窗桃李开。先生诵诗舌起雷,一字不似人间来。剡藤染出梅花赋,句似梅花花似句。几年金钥秘银钩,玉匙不施恐飞去。

  • 《判僧云晏五人聚赌喧诤语》

    正法何曾执贝,空门不积馀财。白日既能赌博,通宵必醉尊罍。强说天堂难到,又言地狱长开。并付江神收管,波中便是泉台。

  • 《句》

    一条横载红尘断,几曲遥通紫禁深。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