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句》

僧居负高青,佛阁俯深翠。

作者介绍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僧居负高青,
佛阁俯深翠。
心逐青山去,
言随翠色归。

这首诗描述了僧人居住在高山之上,环境优美,充满青翠之色。诗人的心灵似乎随着青山的起伏而飞翔,而言语则随着翠色的回归而归还。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这首诗意蕴含深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1. 自然与心灵交融:诗中的青山、翠色和心灵相互呼应,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自然与心灵的交融状态。这种交融让诗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脱,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心灵净化的追求。

2. 高山与佛阁的象征:高山和佛阁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象征物,代表着超越尘世的境界和精神追求。诗人选择将僧人居住在高山之上的景象描绘出来,通过高山和佛阁的象征意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超脱的追求和心灵的抚慰。

3. 言语与静默的对比:诗中提到诗人的心逐青山去,而言语却随翠色归。这种对比暗示了言语的有限性和无法完全表达内心感受的局限性。诗人似乎意识到了言语无法完全捕捉到心灵的境界,因此选择用静默来表达更深层次的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表达了对于心灵净化和追求的渴望。通过高山、佛阁和言语与静默的对比,诗人传递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追求内心宁静的思考。

  • 《挂树藤》

    本为独立难,寄彼高树枝。蔓衍数条远,溟濛千朵垂。向日助成阴,当风藉持危。谁言柔可屈,坐见蟠蛟螭。

  •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恒河沙劫奉如来,功未全时眼不开。自知本有灵光物,香灯不绝警痴呆。

  • 《寄题不碍云轩二首》

    杰阁临无地,仙家小洞天。循檐自来往,非雾亦非烟。

  • 《题胡运干别墅二首》

    博山一炷小蛇寒,无人独自从蒲团。柴门却倩冷风关,檐外白云时往还。

  • 《剪春罗》

    谁裁婺女轻罗段,我有并州快剪刀。色似山丹殊少肉,形如石竹亦多毫。臙脂初褪黄先露,蝴蝶才成翅未高。欲向小窗成扇面,世无陶缜倩谁描。

  • 《点绛唇 情景四首》

    玉体纤柔,照人滴滴娇波溜。填词未就。迟却窗前绣。一幅花笺,适与何人手。还知否。孤灯坐守。渐入黄昏后。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