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留连首屡回,来寻南涧濯尘埃。
春风直恐渊明去,借与横斜对菊开。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九月十日南出见梅》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五斗留连首屡回,
来寻南涧濯尘埃。
春风直恐渊明去,
借与横斜对菊开。
中文译文:
五斗车连续往返,一直走到南涧去洗去尘埃。
春风担心渊明走了,
借它的力量和斜阳一起照亮菊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范成大写于宋代的作品,以描绘九月十日南下观赏梅花为主题。
首先,五斗车是指古代的交通工具,它们来回往返,意味着诗人一直在南涧寻找美景,并希望能够洗去尘埃,即净化心灵。这里的南涧指的是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或他向往的地方,暗喻了人们寻求美好的心情和境地。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春风的担忧,担心它会带走渊明。渊明是指文学家王安石,他与范成大是好友,互相赏识。诗中的春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变迁,而渊明则代表着友谊和才华。诗人担心时间的推移会使得友谊疏远,才华不再。这也折射出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诗人借春风之力,与斜阳一同照亮菊花。菊花是秋天的象征,而斜阳则暗示着日落西山,意味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有限。诗人通过借用春风和斜阳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感悟和追求,即在有限的生命中展现自己的光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描绘秋天南下观赏梅花的场景为背景,通过表达对友情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光明的渴望。诗词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事物的对比,以及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法,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艳艳春娇入眼波。劝人金盏缓声歌。不禁粉泪揾香罗。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流水别离多。寸肠争奈此情何。
梁武欲为佛,秦皇欲为仙。万乘犹不足,要与天齐年。人生几两屐,过眼如风烟。此心苦无已,忧患长烹前。不见客斯逐,力诋争秦权。宁知咸阳市,父子更相怜。
宛委山前舣画船,攀萝渐入太霄边。因寻大禹藏书穴,深入阳明古洞天。万壑秋光含细籁,数峰寒玉立苍烟。宝函金篆久稀阔,欲就皇人讲数篇。
妙笔王维图莫就,多才康乐咏难穷。楼台一族出云杪,激雪浪生寒涧风。
酒家旗下分携久,山驿灯前感慨频。人事已随双鬓改,柳条又见一年新。
喜到重湖北,孤州横晚烟。鹭衔鱼入寺,鸦接饭随船。松桧君山迥,菰蒲梦泽连。与师吟论处,秋水浸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