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锁山十咏》

泠泠佩行空,湛湛镜无滓。
至洁漱岸骨,余润蒸石髓。
山上真人居,鼎灶长不毁。
犹闻洗药香,渐作落花水。
临流且勿赏,清音濯幽耳。

作者介绍

王易简(生卒年不详)字理得,号可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末登进士第,除瑞安主簿,不赴。入元,隐居不仕。易简笃于议论,多所著述,有《山中观史吟》。《乐府补题》有其咏物词四首,《绝妙好词》卷六载其词三首。

作品评述

《九锁山十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易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泠泠佩行空,湛湛镜无滓。
译文:佩玉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飘荡在空中;明亮的镜子没有一丝污垢。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佩玉和镜子的纯洁和美好。泠泠佩行空,表达了佩玉清脆的声音,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湛湛镜无滓,形容了镜子的明亮透彻,没有任何瑕疵。整体上描绘了一种纯净无暇的美好景象。

至洁漱岸骨,余润蒸石髓。
译文:至洁的水润洗着岸边的骨骼,余温蒸腾着石头的髓质。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清澈的水流洗净了岸边的骨骼,岸边的石头散发出温暖的气息。通过水和岩石的描述,表现了自然界的纯洁和生机。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清新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

山上真人居,鼎灶长不毁。
译文:山上住着真人,鼎和灶永远不会被破坏。

诗意:这两句描绘了山上住着一位真人,他的鼎炉和灶台永远不会被破坏。这里的真人可能指的是修行者或者道家的仙人,他们居住在山中,象征着超越尘世的境界。鼎和灶象征着炼丹炉和炊事的火炉,通过不被毁灭的描述,表达了真人修行的高深和不朽的境界。

犹闻洗药香,渐作落花水。
译文:仍能闻到洗净的药香,渐渐变成落花的水。

诗意:这两句描述了药香的气味通过洗净流淌下来,逐渐变成了落花的水。这里药香可以理解为药物的精华,通过洗净的过程,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生命力。这种转化的过程暗示了一种生生不息的循环和变化。

临流且勿赏,清音濯幽耳。
译文:面对流水,暂时不要欣赏,清脆的声音洗净幽深的耳朵。

诗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流水时的心境。他建议暂时不要欣赏流水的美景,而是专注于听那清脆的声音,让它洗净内心深处的杂念和尘埃。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态度,通过聆听自然的声音来洗涤内心。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描写清澈的水流、纯净的佩玉、明亮的镜子、山中的真人和洗净的药香,表达了清新和纯洁的美好。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纯洁和高尚境界的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修身养性、追求内心洁净的精神。整首诗以清新、纯净、洗涤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类内心纯洁的期望。

  • 《为谷隐和虞参议韵》

    诛茅祗合老僧龛,一笑欣陪麈尾谈。天末冥鸿方避弋,辽东白豕忍怀惭。折腰我已宦情薄,嚼蜡谁言世味甘。万事转头俱梦幻,试将此语静中参。

  • 《书葛氏诗卷》

    未年六十蚤休官,海角投闲尽自安。一纪时容奉香火,七旬遂许挂衣冠。重来深愧妨贤路,此去终期保岁寒。三上封章归未得,葛家诗卷却羞看。

  • 《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 《朱射陂闺人限韵》

    淮南远树江南信,玉箸先随玉管挥。一病经春残豆蔻,乱红如雨怅芳菲。光同满月疑星入,晕学丹霞有鹜飞。帐殿却愁生会面,烦君犹辩是耶非。

  •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今日都无病,移盆看菊花。极知诗易脔,唯苦酒难赊。政用匆匆过,何妨小小差。重阳七十度,大半在天涯。

  • 《次韵陈料院》

    书册元非幕府才,江山牵率老夫来。略分秋色归吟卷,又误春蓑下钓台。有意及时常轗轲,无心於物莫惊猜。幽居亦有穷生活,麦陇蔬畦手自开。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