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何处可登临,独有条山可共寻。
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
溪风猎猎时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
莫为嘉辰频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爲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爲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爲陕西转运使,歷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爲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復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着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爲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爲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爲《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爲第六卷。
《九日和检法登高之作》是宋代张舜民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重阳何处可登临,
独有条山可共寻。
世上几人能到此,
樽前万事莫相侵。
溪风猎猎时吹帽,
菊蕊纷纷易满襟。
莫为嘉辰频索醉,
也须随分惜光阴。
中文译文:
重阳节,何处可以登高,
只有这条山可以一同寻觅。
世上几人能够到达这里,
在酒杯前,万事莫相干扰。
溪风呼啸时吹动帽子,
菊花花瓣纷纷落满衣襟。
不要为了美好的时光频繁索取醉意,
也应该按照自己的份量珍惜光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在重阳节登高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登高的愿望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开篇问道,在重阳节这个登高的日子里,何处可以登临高处,独自一人却能找到一座高山与之共同寻觅。这里展示了诗人对追求高远境界的向往。
接着,诗人自问世上有几个人能够到达这样的高处,他在酒杯前提醒大家,在这美好的时刻,不要让尘世的琐事干扰心境,保持宁静的心情。
第三、四句描绘了登高时的景象。溪风呼啸,吹动着诗人的帽子,展现了山间风的疾驰和凉爽。菊花的花瓣纷纷飘落,轻柔地堆积在诗人的衣襟上,给人一种美好的视觉感受。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度过美好时光的思考。他告诫大家不要过于追求短暂的快乐,不要频繁索取醉意,而是应该按照自己的份量,珍惜光阴。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索。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登高景致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追求高远境界和珍惜光阴的态度。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人情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警示。
苍崖万仞倚空寒,一道飞泉泻半山。到此倚栏聊植杖,少时款款入松关。
年年梅里见诸杨,火齐堆盘更有香。风味十分如荔子,何妨盛著绛纱囊。
天寒人寒,五蕴山头仔细看。风动幡动,明眼人前休说梦。
篮舆游古寺,危阁倚天外。山川混一色,云霞忽万态。啼鸟声交呼,牧竖歌相对。凭栏增气味,披襟绝埃壒。飞泉出阴窅,清风来相背。文酒欢宾朋,乐哉时祶带。
辞君岁久见君初,白发惊嗟两有馀。容鬓别来今至此,心情料取合何如。曾同曲水花亭醉,亦共华阳竹院居。岂料天南相见夜,哀猿瘴雾宿匡庐。
我以善勉汝,汝谓出訾毁;置之不复言,意又不能已。为善如筑台。成功由积累,中休犹不可,况本无基址。未言破万卷,日且读十纸,学虽在力行,要是从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