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靖州太守李秀实挽词二首》

好学今康鼎,施家古计研。
旌麾更楚粤,翰墨过幽燕。
晚厌三刀梦,归开九秩年。
生荣没无憾,五福定谁先。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作品评述

《靖州太守李秀实挽词二首》是宋代周必大所作的一首挽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好学今康鼎,
施家古计研。
旌麾更楚粤,
翰墨过幽燕。

中文译文:
善于学习,如今康鼎之世,
运用古代智慧进行研究。
旌旗在楚国和粤地飘扬,
文才超越幽州。

诗意:
这首诗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李秀实的赞美和追思。首先,诗中提到李秀实是一个好学之士,生活在康鼎盛世,拥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其次,李秀实善于运用古人的智慧和经验进行研究,展现出他对学问的执着和热爱。最后,诗人称颂李秀实的文才超越了幽州,表达了对他卓越才华的敬佩和赞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李秀实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李秀实的学习态度和研究成就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他对李秀实的敬意和羡慕之情。同时,通过与楚国和粤地的对比,强调了李秀实的文才超越了当地的其他人才,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卓越才华。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明确的表达,将对李秀实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二首:

晚厌三刀梦,
归开九秩年。
生荣没无憾,
五福定谁先。

中文译文:
晚年厌倦了多次遭受风波之梦,
回归人世已九十岁。
生活的荣华已经消逝,没有遗憾,
五福的归宿将由谁先得。

诗意:
这首诗继续表达了对李秀实的追思和思考。诗中描述了李秀实晚年的心境和生活状态。他已经厌倦了多次遭受挫折和苦难的经历,渴望回归平静的日常生活。然而,他已经年过九旬,面对生活的终结,他对曾经的辉煌和成就也没有遗憾。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五福(寿、富、康、喜、福)的归宿将由谁先得,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李秀实晚年的心境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对晚年生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李秀实对世俗荣华的淡泊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他已经厌倦了世间的风风雨雨,渴望回归平静和宁静。同时,诗人通过提出五福归宿的问题,引发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诗人通过这种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思索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引发读者对自身人生意义的思考。

  • 《何萧二族》

    西汉功名相国多,南朝人物数诸何。向来富贵喧天地,亦有文章在涧阿。

  • 《张工部至薄寒山下有书无由驰报輤车之至倍切悲怀》

    书来远自薄寒山,缭绕洮河出古关。今日难裁秣陵报,薤歌寥落柳车边。

  • 《忠州怀古》

    连日追游笑语同,一樽能遣百愁空。唐贤阁上秋风冷,巴子台边夕照红。木落荒坡思白傅,草深颓墓忆宣公。只怜地狭难成市,依旧沙头作小丛。

  • 《自感》

    宴游寝食渐无味,杯酒管弦徒绕身。宾客欢娱僮仆饱,始知官职为他人。

  • 《君莫疑赠薛起宗》

    有弓莫朝射,有剑莫夜舞。舞剑空惊半夜鸡,射弓须射南山虎。当年意气双白虹,三尺宝剑两石弓。平沙软草马蹄疾,仰面射落南飞鸿。归来面皱头雪白,鱼皮包剑弓挂壁。逢君一笑杯酒空,怜我衰颜手无力。手无力,眼有眵,作歌赠君君莫疑。英雄老去众所薄,何独区区杨去非。先生年五

  • 《戊午喜罢和籴》

    虐籴安能峙糗粮,只因根本暗中戕。并缘鼠猾丰衣食,受纳狼贪富橐囊。中户白科都罄室,列城黑腐谩盈仓。边尘澒洞烽烟急,民命如丝谨勿伤。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