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净相兰若僧师雅持塑佛疏缘化赠山偈二首》

一语雅师听取,插草已自完成。
况是三间殿了,如何却欠全身。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诗词:《净相兰若僧师雅持塑佛疏缘化赠山偈二首》

这首诗是宋代张镃所作,题为《净相兰若僧师雅持塑佛疏缘化赠山偈二首》。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有一句雅致的话语,僧师谛听,
摆放着自己亲手完成的插花。
况且这座三间殿已经修好,
为何仍觉得身心不完整呢?

第二首:

层层山峦之间,相逢一位净相兰若僧师,
他端坐之时,手中捧着塑造的佛陀。
这尊佛像将疏远的关系转化,
以此献给山峰,作为赠山的颂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僧师的修行场景,以及他与佛像和山峰之间的关系。诗中的“净相兰若僧师”指的是一位清净虔诚的僧人,他雅致地聆听着一句话语,这句话语可能是佛经中的教导,也可能是别人的指引。这位僧师在修行中,自己动手插花,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僧师手中捧着的佛陀塑像,这尊塑像成为了僧师与疏远之间的桥梁,将疏离转化为了联系。这种转化可能是内心的觉悟,也可能是通过佛陀的教诲而实现的。最后,僧师将这尊佛像奉献给山峰,这是一种对自然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也是对修行过程中所获得的智慧和静心体验的颂歌。

整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追求和对自然、佛法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描绘僧师与佛像、山峰之间的关系,诗中展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净相”和“疏缘化”的精神。这首诗以朴素的形式传达了深邃的意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咏苔》

    雨墙苍晕合,烟渚碧纹通。赋阁并尘掩,诗阶伴药红。萍流烦结实,絮乱枉因风。少閟回肠恨,春闺隔岁空。

  • 《戏答王都尉传柑》

    侍史传柑玉座傍,人间草木尽天浆。寄与维摩三十颗,不知薝卜是余香。?举轻明重,维摩犹三十枚。?

  •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惟子有道,天与异容。状虽云恶,德则其丰。南止江沱,学者云从。取士自兹,貌或非公。

  • 《次韵弟观似单君范》

    聚忽如萍散忽云,今朝得见满腔春。诗书有味兵前友,官府无名天下人。相对两穷消白日,不交一语到红尘。梅花纸帐寒初试,尽可留连似病身。

  • 《彭澄之告以卜筑佐之一缗一石二绝句以为亲旧》

    今难复用古{左木右曾}巢,头上应须盖把茅。金屋少为书所给,数椽新拟卜西郊。

  •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

    武昌参佐幕中画,我亦来追六月凉。老子平生殊不浅,诸君少住对胡床。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