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京师故僚以余退居近畿数赐存问因叙怀自感》

病馀颇厌肉,欣得僧庐蔬。
僧窗亦明洁,可以观我书。
弟兄冷相对,因著柏酒醉。
酹馀欲拈笔,状乃尔狼狈。
我老固有素,未至形苶具。
其事故可知,宁复论年数。
阿连吾语汝,我计当何取。
学道既无成,何如事农圃。

作者介绍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京师故僚以余退居近畿数赐存问因叙怀自感》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在京城的旧友们,因我退隐近畿数年,常常赐予问候,我们因此相互述怀并自感。病后余下的时间,我已经颇厌倦了肉食,而欣然接纳了僧人供应的蔬菜。僧房的窗户也格外明亮洁净,可以清楚地看到我所书写的文字。我的弟兄们对我冷淡疏离,于是我便喝下柏树酿成的酒以醉忘忧。酒未消尽,我便欲拿起笔来写作,但状态却如此狼狈不堪。我年老之后,本来就有一定的固有习性,未必能达到完美的表达形式。这些事情过去的人大概可以理解,是否继续辩论岁月的长短也无关紧要。阿连啊,我对你说,我该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才好呢?修行道路既然没有取得成就,何不去从事农务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宋庠在退隐近畿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病患和厌倦肉食的心情与喜欢清净僧庐蔬菜的心境,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向往。僧房明亮洁净的窗户成为诗人内心宁静和文学创作的寄托,诗人希望借此逃避与冷淡疏离的弟兄们的相对关系。柏酒醉后的狼狈状态则凸显了诗人的无奈和不完美之处,但他依然坚持用笔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后,诗人反思自己年老后的状态和生活选择,认为修行之路无果,不如从事务农的生活。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环境、心境和内心的挣扎,展示了宋庠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思考和抉择。从对物质享受的厌倦到对僧庐清净的向往,再到对冷淡弟兄和自身局限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修身养性、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诗人还对自己的年老和修行道路的无成感到失望,提出了务农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新的选择。整首诗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展开,以直接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思考。

  • 《秋夜宿东白启师方丈》

    竹梧满秋庭,萧萧凉气早。孤灯照跏趺,高僧坐来晓。风清鹤梦醒,云淡钟声杳。尘事永相忘,心空众缘了。

  • 《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秦侍御与大夫有旧》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

  • 《借雪窦韵送超然居士赵表之时在泐潭》

    一口吸尽西江水,马师家风擢然起。老庞俯伏嗣芳尘,古也今也谁如此。超然道与若人交,南游浩意未相饶。风清骨秀眼寒碧,玉井冰壶冻不消。羌床孤卧净名室,无住无依脱虚溢。渊然一默乃全提,不二门开肖当日。佛事圆来作归想,出门歧路平如掌。到家儿女独圞头,相对无言得真赏。

  • 《奉和姚令公温汤旧馆永怀故人卢公之作》

    树德岂孤迈,降神良并出。伟兹廊庙桢,调彼盐梅实。正悦虞垂举,翻悲郑侨卒。同心不可忘,交臂何为失。清路荷前幸,明时称右弼。曾联野外游,尚记帷中密。新恸情莫遣,旧游词更述。空令还辱和,长叹知音日。

  • 《瑞鹧鸪 住环堵》

    冬虽无火抱元阳。夏绝清泉饮玉浆。蜡烛不烧明性烛,沉香无用*心香。三年赤脚三年愿,一志青霄一志长。守服山侗环堵内,无恩相报害风

  •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古庙里头回避得,纸钱堆畔暗嗟吁。闲神野鬼皆惊怕,只为渠侬识梵书。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