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雪堕枯枝龙解甲,藤缠怪石虎生须。
满楼山色自浓淡,隔竹泉声半有无。
纸帐蒲团清思足,更添梅种两三株。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净居院》是宋代诗人于石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一幅幽静山居景色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山水与人文境界的和谐与美丽。
诗词中的每一句都构建了一个独立的景象,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的山居中。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山峰起伏,山涧蜿蜒曲折,小路环绕其中。在这峰回路转的山谷中隐藏着一幅美妙的画卷。
雪堕枯枝龙解甲,藤缠怪石虎生须。
积雪落在枯枝上,仿佛是一条蛟龙脱去了铠甲;藤蔓纠缠在奇石上,如同一只虎的胡须生长。
满楼山色自浓淡,隔竹泉声半有无。
登上楼阁,山色浓淡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幻。隔着竹林,泉水的声音时而清晰,时而隐约。
纸帐蒲团清思足,更添梅种两三株。
坐在纸帐蒲团上,清雅的思绪得以充分满足。在这幽静的山居中,又增添了两三株梅花的种植。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景色宜人、宁静祥和的山间幽居。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元素的融合,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清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雪堕枯枝、藤缠怪石,增添了诗词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这首诗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觉,读者仿佛可以在诗中感受到山水与自然的美好。诗词以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心生向往。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读者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处美景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清雅境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精湛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居景色之中,赋予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体验。
迺翁飞旐过前村,一妇随车一在门。何处人家有三柩,髑髅山下合销魂。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义激中心不再思,宦途从此抱瑕疵。谁怜君子笃亲意,况是明王孝治时。靖节田园应久发,尚平婚嫁岂宜迟。一官尘土休回顾,海上群鸥旧有期。
渺渺茫茫远愈微,乘风日夜趁东归。半醒半困模糊处,一似醉中骑马飞。
拟结三间剩种梅,要令绕屋积琼瑰。与公酥酪元同味,投老时须共一杯。
细雨将春上晓枝,东风吹绿到涟漪。长沟绕槛多佳处,小迳穿花无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