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砖岂角成明镜,打坐如何作佛身。
静闹头头须认着,暑中冰冻雪中春。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静极》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于修行和境界的思考和感悟。
诗人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磨砖岂角成明镜,打坐如何作佛身。”他用这两句诗来表达修行的艰辛和困难。磨砖成为明镜需要角角分明的努力,打坐成为佛身也需要苦心修持。这里的明镜和佛身象征着清净和完美的境界。
接着,诗人提出了一个观点:“静闹头头须认着,暑中冰冻雪中春。”这句诗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即在喧嚣和浮躁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我们都要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如同冰冻之中的春天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修行的艰辛和修行者应当具备的心态。诗人通过描绘磨砖成镜和打坐成佛的困难,以及静闹对待世界的态度,表达了对于修行和境界的思考,并呼唤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的诗意深邃,给人以启示。它提醒我们在忙碌和喧嚣的生活中,要学会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修行自己的心灵。只有在静极之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遽暖间俄寒,妙用向园林,难问春意。万般声与色,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红娇翠软,谁顿悟、天机此理。似韶容、可驻无人会,且忘言闲醉。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看佳丽。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
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前日偶从河上饮,文章何可并英游。
俱着锦衣裳,凭谁办绿黄。可怜君耄矣,贤嬖不贤姜。
晓来丹枫过雨,净如扫。霜空横雁,寒日翻鸦,惊嗟岁月如流,更被酒迷花恼。转眼吴霜,点鬓催老。细思欢游旧事,还自笑。断雨残云,都总似、梦初觉。锦鳞书断,宝箧香销向谁表。尽情说似啼鸟。
远墟行蔼蔼,滞绪豁欣欣。挟翠山能润,矜晴草自薰。堕鸢那及吸,飞鹭可堪九。欲共江流说,滔滔故不闻。
去年秫地伤秋潦,春酒浇醨不可亲。红树梢头山鸟语,只应笑我独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