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去何处?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晏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京还赠张(一作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拂衣去何处?
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
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晏起,
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
游鱼思旧潭。
中文译文:
离开时轻拂衣袖,前往何方?
舒适地枕着南方的山峰。
想要追求官职的报酬,
却感到如同七石之重难以承受。
清晨早朝不是晚起,
腰带系得与众不同。
因此向智者请教,
像游鱼思念旧时的池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孟浩然的特有幽深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功名的矛盾思考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诗人离开朝廷,拂袖而去,展现了对权势和繁华世界的远离之态度。高枕南山南,表达了他渴望远离尘嚣,与自然山水相依相伴的愿望。
接下来,诗人提到欲徇五斗禄,意指希望获得官位和财富的追求,但他认为这样的追求如同七石之重,难以承受。这里的七石是指古代的计量单位,也象征着重负和压力。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诗人清晨早起,束带和头饰与众不同,显示了他的独立个性。他向智者请教,可能是指寻求智慧和自我解脱的指引。最后一句“游鱼思旧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思念过去自由无拘束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离开尘世的渴望、功名利禄的矛盾思考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孟浩然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哲思。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官场生活的对比,以及意象的运用,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感悟。
昭公祥汉律,求比礼三千。刻敝深文息,宽平治德全。芳猷宣辅弼,馀庆茂忠贤。方验来嘉瑞,仁矜理最先。
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离堂惨不喧,脉脉复盈盈。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灯光耿方寂,虫思隐馀清。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
合眼波吹枕,开篷月入船。奇哉一江水,写此二更天。剩欲酣清赏,翻愁败醉眠。今宵怀昨夕,雨卧万峰前。
西风飒飒动长林,斗酒沽来伴月斟。慷慨未应忧短褐,悲歌元不为秋砧。谁云塞马年年健,自是君门浩浩深。世祖丰神似高帝,楚囚珍重莫沾襟。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叠烟尘,有泪应弹。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