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争虎据竟成尘,只有青楼与白门。
令宰才高先得句,使君情重数开樽。
江山故国难留鹤,科斗荒池可著鲲。
直使颌须浑作白,未应投镊愧诸孙。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敬酬智叔三赐之辱兼戏杨理曹二首》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争虎据竟成尘,
只有青楼与白门。
令宰才高先得句,
使君情重数开樽。
江山故国难留鹤,
科斗荒池可著鲲。
直使颌须浑作白,
未应投镊愧诸孙。
诗意:
这首诗以对智叔的赐诗为背景,以幽默戏谑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智叔的敬意和友好。诗中描绘了龙虎相争的景象最终化为尘埃,只有青楼和白门(指妓院和军门)还留存。令宰才高的智叔先得到了赐诗,显示出他的才华。使君对智叔的情意深厚,频频开启酒樽与他共饮。江山故国难以留住仙鹤,但科斗般的荒池却能容纳神鲲。最后两句讽刺了智叔的胡须已经变白,但他仍然未能逃脱投靠权贵的耻辱。
赏析:
这首诗以反讽和戏谑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智叔的赞赏和调侃。诗中运用了寓言意象,将龙虎争斗的场景与现实世界的权谋斗争相对应,揭示了人情世故和权力斗争的无常和虚幻。青楼和白门象征了世俗和权贵,而令宰才高的智叔则代表了才华和智慧。通过对智叔的称赞和讽刺,诗人揭示了世态炎凉和人事无常的主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永日环堤乘彩舫。烟草萧疏,恰似晴江上。水浸碧天风皱浪。菱花荇蔓随双桨。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且把金尊倾美酿。休思往事成惆怅。
山中之人,耘夫耕民。鲭厥五侯,其如子真。
虽受然灯记,不从然灯得。若会翻身句,弥勒真弥勒。
的然同德定同声,鼓瑟吹竽尽未平。悬玉两窗非有约,如何风动一齐鸣。
览镜忽有感,谁能写我真。崚嶒忍饥面,蹭蹬苦吟身。风叶飘零夜,雨花狼籍春。相过慰牢落,吾族有诗人。
刘郎读书王郎馆,酒到看花兴到诗。无事过余谈竟日,竹边双雀立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