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诏修书白玉堂,朝朝骑马傍宫墙。
闸河东畔垂杨柳,时有莺声似故乡。
《京城杂咏》是元代诗人欧阳系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奉诏修书白玉堂,
朝朝骑马傍宫墙。
闸河东畔垂杨柳,
时有莺声似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京城的景象和作者的所感所思。下面对诗意和赏析进行分析:
诗中的第一句描述了作者奉命在白玉堂修书的场景。白玉堂可能指的是皇宫内的一处宫殿,作者可能是担任官员或宫廷文士,接受皇帝的命令,在这里忠实地修写文书。
第二句表达了作者朝朝骑马靠近宫墙的景象。这里的宫墙指的是皇城的围墙,作者可能在宫城周围骑马巡视,这也显示了作者与皇宫密切相关的身份和活动。
第三句描绘了闸河东岸垂柳的景色。这里的闸河可能是元代京城的一条河流,而垂柳则是一种常见的树木。这句诗以自然景观的描绘为背景,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最后一句表达了闸河畔时常传来莺鸟的鸣声,使得作者感觉宛如回到了故乡。莺声作为一种自然声音,给作者带来了亲切和温暖的感受,让他联想到了故乡的景象和声音。
整首诗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在京城的日常生活和所感所思。作者通过描写修书、骑马、河岸的柳树和莺鸟的鸣声,展示了他作为官员或文士在宫廷中的职责和身份,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交融,展示了元代京城的特色和作者的情感。整首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风格特点。
山僧一生餍山蔌,溪叟所仰才鱼菽。闯首侯家与相家,珍膳不应填汝腹。百二岁翁清且羸,茵坐鼎食宁其宜。焉知暂饱博长往,谷神震怒脾媪悲。官家颗粒皆民力,此禄食之须此骨。两翁妄食寿弗延,当念无功暴天物。我虽不偶犹餐钱,车行肉饱隶后先。食功揣己惧不称,因翁有言呼使前,
岸上花根总倒垂,水中花影几千枝。一枝一影寒山里,野水野花清露时。故国几年犹战斗,异乡终日见旌旗。交亲流落身羸病,谁在谁亡两不知。
怕见书空雁字连,可堪清泪落尊前。谩因上浣休闲日,出见初秋莹净天。人正慕羶争似蚁,谁能换骨蜕如蝉。细思回客吾徒尔,而我何为独不然。
寓世久成赘,忘家生若浮。安能三太息,惟有四宜休。屋壤无全堵,船轻每信流。鸱夷幸无恙,赖尔可消忧。
天台深隐许谁同,扰扰浮世万事空。终约携瓶访师去,水边松下啸清风。
临寄家书道苦长,南州山迥水茫茫。细将驿堠从头数,准拟今朝到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