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目新亭路,人言似洛阳。
山河多改变,今古几兴亡。
有观空鳷鹊。
无台栖凤凰。
当年足歌舞,不拟是偏方。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金陵》
朝代:宋代
作者:胡仲弓
中文译文:
掩目新亭路,人言似洛阳。
山河多改变,今古几兴亡。
有观空鳷鹊,无台栖凤凰。
当年足歌舞,不拟是偏方。
诗意:
《金陵》是宋代胡仲弓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述金陵(现在的南京)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历史沧桑的思考。诗中描绘了金陵的景色与传说,以及古今兴衰的变化,暗示了人事无常、历史更迭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以金陵为背景,通过对景观的描绘和隐喻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掩目新亭路,人言似洛阳”,以新亭路为象征,暗示金陵的繁华和与洛阳相媲美的地位,但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接着,“山河多改变,今古几兴亡”,表达了金陵的山河沧桑和历史的更迭,强调了兴衰无常的现实。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空鳷鹊和台栖凤凰来展示金陵的变迁。空鳷鹊象征着空虚和失去,暗示金陵曾经辉煌的过去已消逝,而台栖凤凰则象征着荣耀和美好,暗示着金陵有可能再度崛起。这种对比与转换突出了历史的更迭和变化无常的主题。
最后两句“当年足歌舞,不拟是偏方”,表达了对金陵昔日繁荣的回忆,但也透露出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不再是现实,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历史的不可逆转。
总的来说,胡仲弓通过《金陵》这首诗表达了对金陵历史兴衰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以及对曾经辉煌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既描绘了金陵的景色与传说,又通过隐喻的手法传递了深刻的哲理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