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玉文章一世雄,买碑人去更无踪。
欲寻水馆风亭处,只在西门折柳东。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金陵杂兴二百首》是苏泂创作的一组杂诗,这组诗描绘了金陵(现今南京)的景色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金陵的深深眷恋之情。以下是对这组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伯玉文章一世雄,
买碑人去更无踪。
欲寻水馆风亭处,
只在西门折柳东。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金陵的景色和人物,展示了作者对金陵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诗中提到的伯玉,指的是伯玉山,以表彰伯玉的文才高超。诗人感叹伯玉的杰出才华如今已成过去,买碑人去后,再也找不到他的足迹。诗人渴望寻找水馆和风亭的地方,只能在西门折断的柳树的东边寻觅。
赏析:
这首诗以金陵为背景,通过描绘景色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金陵的眷恋之情。诗中的伯玉山象征着文学的辉煌和灿烂的过去,诗人感叹时光流转,伯玉的辉煌已逝,再也无法找到他的足迹。这表达了对过去文化辉煌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人想要寻找水馆和风亭的地方,但只能在西门折断的柳树东边寻觅,这种描述给人一种寂寞和失落的感觉。它暗示了金陵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曾经繁华的景象已经逝去,而诗人只能在残存的痕迹中寻觅往昔的美好。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金陵的深情厚意,通过描绘景色和人物,展示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它通过对金陵的描绘,唤起读者对逝去岁月和过去辉煌的思考,传递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敬仰。
灯火匆匆出馆陶,回看永济日初高。似闻空舍鸟乌乐,更觉荒陂人马劳。客路光阴真弃置,春风边塞只萧骚。辛夷树下乌塘尾,把手何时得汝曹。
手疏谢明主,腰章为长吏。方从会稽邸,更发汝南骑。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露冕见三吴,方知百城贵。
扁舟一水接湖杭,久别先生道德光。名子我方思右咳,隔邻公此选东床。彭聃上寿终澌尽,刘白同年各健强。梅子黄时雨如许,小留信宿共清觞。
日上宁容晓雾遮,须臾碧玉贯明霞。人谋天意适相值,寄语韩公不用夸。
牢落祠官冷似秋,赖诗消遣一襟愁。喜延明月常开户,贫对青山懒下楼。客诧瀑奇邀往看,僧夸寺僻约来游。何当与子分峰隐,饥嗅岩花渴饮流。
江南一枝春,岁久暗香灭。怪得深夜寒,荒村映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