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桥一派水萦纡,客散亭空清夜徂。
二十五声春点静,月明池上柳疏疏。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金陵杂兴二百首一百四十七》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桥一派水萦纡,
客散亭空清夜徂。
二十五声春点静,
月明池上柳疏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现今南京)的一幅夜景。方桥下的水流曲折迂回,客人离散后,亭子变得空荡荡的。春天的夜晚,二十五声虫鸣静谧悠远,明亮的月光洒在池塘上稀疏的垂柳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苏泂对夜晚景色的感受。首句以方桥一派水萦纡作开篇,形容了水流的曲折流动,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接着,客人散去后的亭子空荡荡的景象呼应了夜晚的宁静。第三句以二十五声春点静,表达了夜晚的寂静和虫鸣声的美妙。最后一句以月明池上柳疏疏作收尾,通过描绘池塘上的垂柳,展现了夜晚清新的氛围。整首诗以简短的四句表达了夜晚的景色和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幅夜景之中,感受其中的宁静和美好。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六州斋榻釂分鹅,谁料延平最解歌。蒲孤崔姝白楼少,阖闾吴馆治容多。频烦画戟凝芗寝,辍选鸾篦插皂罗。勿俾台山洞天侣,眇无刘阮醉颜酡。
一自梁园失意回,无人知有掞天才。汉宫不锁陈皇后,谁肯量金买赋来。
涵秋古涧落珠旒,几欲相将作胜游。芒屩未穿心已懒,不如莫莫且休休。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积翠林塘十亩阴,雨中不觉变流音。江山万里登楼眼,宇宙千年隐几心。有客不来还日暮,掩书无语自春深。倚阑欲数排檐竹,故故飞花点袖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