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英主古难齐,宠重词臣意弗低。
睿藻清新刊翠琰,神踪飞动在璇题。
芸笺许效蓬莱阁,花槛容模罨画溪。
乐圣朋侪开绮席,爱君诚抱挂金闺。
买臣晚遇知多幸,犬子端忧思转稽。
天地恩私无以报,只将克慎对芝泥。
毕士安(九三八~一○○五),一名士元(《嘉定赤城志》卷九),字仁叟,一字舜举(《武夷新集》卷一一《毕公墓志铭》、《隆平集》卷四本传),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太祖干德四年(九六六)进士。太宗太平兴国中,爲监察御史,出知干州。淳化二年(九九一),召入翰林爲学士。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中,復爲翰林学士,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爲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初,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二年卒,年六十八,謚文简。《宋史》卷二八一有传。今录诗四首。
《禁林讌会之什》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毕士安。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好文英主古难齐,
宠重词臣意弗低。
睿藻清新刊翠琰,
神踪飞动在璇题。
芸笺许效蓬莱阁,
花槛容模罨画溪。
乐圣朋侪开绮席,
爱君诚抱挂金闺。
买臣晚遇知多幸,
犬子端忧思转稽。
天地恩私无以报,
只将克慎对芝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禁林中的盛会,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朝廷荣耀的向往。
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对优秀文学作品和才华横溢的君主的称赞。他认为优秀的文章和杰出的君主是难以同时拥有的。
接着,诗人强调了皇帝对文臣的重视,表示皇帝对文臣的宠爱并不低下。这表明皇帝重视才华横溢的文臣,使他们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
诗中出现的"睿藻清新刊翠琰,神踪飞动在璇题",描绘了文臣的才华和创作的灵感,他们的作品就像翡翠一样清新,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文臣们在文思泉涌的情况下,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喻他们的作品就像蓬莱阁上的芸笺一样,具有卓越的品质。他们的作品被比喻为画溪边的花槛,美丽动人。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盛会上的场景。乐圣(指文学圣人)们相聚在一起,举行盛大的宴会,开设华丽的席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君主的热爱,真诚地抱住了君主的金闺(指君主的门户)。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晚年遇到皇帝的宠爱是多么幸运,他的儿子也感到欣慰和忧虑,思考着如何承担起责任。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恩宠和对子孙后代的忧虑。
最后两句表达出诗人感激天地之恩,但他无法用任何方式来回报,只能以克己奉公、谨慎自守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文学创作。
整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对文学才华的追求和对朝廷荣耀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敬爱和忠诚,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文学创作的慎重态度。
城郭村墟共水云,槿篱竹屋映柴门。隐居亦有高人在,岸帻无言倚钓轩。
书担随身又入山,危途步步转头看。近于潇上二三里,难似江西十八滩。
京洛多年作意游,撇然归思满林丘。尘衣才洗吴中水,吟锡还寻海畔州。独夜挥弦泣山鬼,几旬谈妙动藩侯。孤云高迹真无定,又理轻装买客舟。
莼鲈有玉西风急,橙蟹无金东海深。只为酒醒愁夜来,二虫得失我何心。
美妇天下有,忠臣古来稀。去国不洁名,避世良知几。宁侣我舟楫,毋著君宫闱。平生万事足,偕老五湖归。
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曾闻昔时人,岁月不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