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备难半福,心明最上宗。
夜台亡宿恨,旦宅漫遗踪。
尘暗鱼机帐,云低马鬣封。
酸风一襟泪,哀人暮山松。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晋康郡侯面人曾氏挽诗二首》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对晋康郡侯面人曾氏的悼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无奈。
诗词的中文译文:
身备难半福,
心明最上宗。
夜台亡宿恨,
旦宅漫遗踪。
尘暗鱼机帐,
云低马鬣封。
酸风一襟泪,
哀人暮山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悼念晋康郡侯面人曾氏为主题,通过对逝者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悲伤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身备难半福,心明最上宗。”表达了诗人对曾氏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的“身备”指面人曾氏生前的品德和行为备受尊敬,“难半福”则意味着曾氏生平遭受了许多困难和不幸。而“心明最上宗”则是指曾氏内心的清明和高尚,将其视为楷模。
接下来的两句“夜台亡宿恨,旦宅漫遗踪。”表达了诗人对曾氏逝世的悲痛之情。诗中的“夜台”和“旦宅”分别指晚上和早晨,意味着诗人对曾氏逝世时的无限思念和留恋之情。“亡宿恨”表示诗人对无法与曾氏相聚的遗憾,“漫遗踪”则暗示着曾氏的离去带来的无尽哀伤。
诗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为表现手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诗中的“尘暗鱼机帐,云低马鬣封。”描绘了尘土飞扬中鱼机帐的昏暗和云低马鬣被尘土覆盖的景象,象征了诗人内心的阴郁和沉重。“酸风一襟泪,哀人暮山松。”这句诗以风拂面的形象描绘了诗人的悲伤,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愤,将哀思与暮山松的形象相结合,增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深沉和浓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晋康郡侯面人曾氏的悼念,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和内心的哀痛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凄凉,使整首诗词更加凄美动人。
历眼看看剩浃旬,山河大地一齐新。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夜半有谁过剡曲,年丰无处不尧民。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
一笑憧憧雁鹜行,簿书堆里赋秋阳。心如坠絮沾泥懒,身似飞泉激石忙。雨後蹲鸱先稻熟,霜前浮蚁斗枨香。天涯节物遮愁眼,且复随乡便入乡。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师道在三鸟可畔,友伦居五岂容亏。恰方誉瓘俄倾瓘,亦有尊颐不求颐。
历劫坦然无异色,东西何立谁南北。若言别有一灵光,认子不真元是贼。
过得旁罗上下滩,望中青出是灵山。三年此地四来往,老矣向渠成厚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