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戎葵劲且柔,托名日及叹生浮。
苦怜相态无多艳,空缀郊原度一秋。
红澡暮零篱□上,翠深凉过屋山头。
风英掩映枯茅把,勾引行人觅酒流。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槿花》是宋代董嗣杲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槿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槿花的特点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中描述了槿花的形态和特点,将其比作戎葵,既有坚强的力量,又有柔软的姿态。槿花在日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但诗人感叹它的生命是短暂而虚浮的。诗人以苦怜的语气表达了对槿花短暂美丽的同情和无奈。
在描写槿花的外貌时,诗人并未赋予其过多的艳丽,而是以淡雅的笔调,将槿花与郊原秋景相结合。槿花的红色在傍晚中显得尤为鲜艳,而翠绿的槿花叶则在凉风中拂过屋山,给人以清凉之感。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了秋季的静谧和宁静。
诗词的结尾描写了槿花的环境,槿花丛中的枯茅和行人的往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里的风英是指槿花,它们在枯茅的掩映下,吸引着行人寻找酒的去处。这种景象给人以诗意的想象和遐思,使人在尘世间寻找一份宁静与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槿花》通过对槿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虚浮的感慨,同时赞美了自然界中微小而美丽的存在。诗人以淡雅的笔调和细腻的描写,将槿花与秋季景色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意境。这首诗词通过对槿花的描绘和意境的构建,启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池光开净镜,山影展修眉。石冷映碧色,烟轻生翠漪。乞湖思贺监,观水咏宣尼。照坐心神莹,徜徉殊复奇。
侍史新从天下归,相逢忻喜著春衣。萱芽刺土占芳节,兰醑倾觞乱夕晖。兄弟几人华萼聚,岁时经眼羽翰飞。东风处处吹嘘到,从此乡园笋蕨肥。
幽思耿耿堂,芸香风度。客至忘言孰宾主。一篇雅唱,似与朱弦细语。恍疑南涧坐、挥谈尘。霁月光风,竹君梅侣。中有新亭泪如雨。力扶王略,志在中原一举。丈夫心事了、惊千古。
客游无日暂开颜,姑孰溪边偶得闲。风景直疑图画出,古今都似梦魂间。恒温罪逆休重问,谢传英灵已不远。深美谪仙遗世务,酒般椎鼓浪如山。
病起残骸不自支,旋烹藜粥解饥羸。一编蠹简青灯下,恰似吴僧夜讲时。
崇台穷石照,气味乐偷间。南陆朱明驭,西阑白雪山。茶瓯回舌本,尘尾落谈间。欲缀风烟句,弥高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