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
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金刚随机无尽颂·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
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中关于佛法智慧的升华和无限广大的思想。诗中探讨了佛法的智慧和广度,以及其对世界的渗透。
赏析:
这首诗词以佛教的视角,探索了佛法的智慧和无限广大的境界。首句"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表达了佛法所指的广大宇宙,佛法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三千"代表无限, "等大千"指的是所有存在的世界。这句表达了佛法的智慧能够洞悉整个宇宙的无限广度。
接下来的两句"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探讨了佛法的智慧和义理的广度。"恒河沙众"是佛教中用来形容数量极大的比喻,意味着佛法所包含的义理众多而无穷尽。"会底岂劳诠"表达了这些义理本身已经完备,无需再做过多的解释。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佛法的智慧和广度。它表达了佛法所揭示的无限宇宙和无尽义理的境界,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佛教智慧的升华。
往君在太学,有类如何蕃。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今君为主簿,又类习凿齿。不仁荆州士,四海名未已。谁云斗水浑,可养横海鱣。涧壑虽阻深,松桧能参天。群公顷争荐,亦既升初秩。似君许人物,岂计一阶级。圣朝开文馆,政为时育才。似君此风骨,咫尺斯蓬莱。而我独何者,瓦砾
高阁登临快晚晴,好风吹送葛衣轻。云中古寺疏钟动,树里斜阳远岫明。被岸软沙眠乳犊,蘸波垂柳啭流莺。归途缓踏溪桥月,何处渔舟短笛横。
已分江湖寄此生。长蓑短笠任阴晴。鸣桡细雨沧洲远,系舸斜阳画阁明。奇绝处,未忘情。几时还得去寻盟。江妃定许捐双佩,渔父何劳笑独醒。
节物催人又一年,银花莲炬照金尊。麝鎚官样陪公讌,粉茧卿风忆故园。何似儿孙谈草草,不妨灯火半昏昏。人生行止谁能料,今夕苏州看上元。
看山车放慢,遇水马争先。须信一年景,无如三月天。露花如此好,烟柳十分员。客醉不须去,竹床相对眠。
少年人物江山秀。流落天涯今白首。形容憔悴不如初,文采风流仍似旧。百花元是仙家酒。千岁灵根能益寿。都将万事付天公。且伴老人开笑